• 140阅读
  • 0回复

张“军长”——岭南人物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张“军长”
——岭南人物素描
徐刚
我刚到广东,便有友人指点迷津:“你到乡镇企业走走,那里有人物。”在顺德县乐从镇,一个春雨蒙蒙的中午,我见到了神州牌燃气热水器厂的厂长张鸿强,这里远近闻名的张“军长”。
我大惑不解,一个乡镇企业怎么会冒出一个张军长来?广东所多的是“老总”——动不动就是总经理,谁都对老总们刮目相看,这应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特点——在这里吃香的不是局长和处长,而是一般被视为能人的“老总”。我问张鸿强:为什么称你“军长”?他说:因为我好骂人!我愕然。“军长”高高的个儿,脸上一点也看不出有些企业家财大气粗的样子,很漂亮的眼睛里流动着浓重的忧郁。我实在想不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对我说的是他的忧虑——“成功是比失败更大的考验,成功会诱惑人们重新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成功以后怎么办?”
他就是这样思考着,不断地思考着。他哪有时间笑眯眯地去拍拍别人的肩膀,他当然得睁大眼睛关注着产品的质量和更新,急了就拍桌子骂娘,骂完就算,只要你改。他说:“我真想把‘拚搏、危机’四个字,用铁凿子凿到工厂的大门上!”
他们产的神州牌燃气热水器远销东南亚、非洲、中东,也销香港;今年春天又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还获得了省优、部优和广东省最佳产品的称号,现在一批成品整装待发,走向世界。你也许难以相信:这样的产品出产于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带头研制的“军长”是个农民,读过中学当过兵,复员回乡后让他去管一个只会赔钱的农机厂。1984年,他从香港探亲回来,带回一台外国产的热水器,突然冒出一个灵感:燃气热水器在国内几乎看不见,自己制造自己生产,那是前途无量的。“军长”找了几个师傅苦心研究,1985年敲打出一台样机,请外国专家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差得太远了,最好与外商合作或者干脆进口。“军长”咽下了这口气:不行就是不行,差得太远便急起直追。他从太原请来了北方交大毕业的方工程师,照着专家的鉴定书一项一项地攻关,又敲打出几台样机,送到外国专家手中鉴定。专家们打量着这位高个儿“军长”,那么沉着坚定。更使他们大吃一惊的是:把样机零件放大100倍检测,又连续使用500个小时,竟然全部过关!这一次打的分数是85分,按照这个国家的法规得80分便可以销售。张“军长”却没有丝毫的轻松感,85分不是满分,而质量上的一点疵点都将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他参观,用眼睛看能在心里揣回多少算多少。回到家乡后又用了半年时间改进质量。专家第三次检测给了90分,并且叹一口气说:“神州一年赶上了我们20年研制热水器的水平。”
“军长”还担心什么呢?他告诉我:“广州缝纫机厂多少年产品畅销,1985年忽然卖不出去了。不居安思危怎么行呢?别人都是傻瓜、都是瞎子?你不前进,人家就会走到你前头去!”
对于荣誉,他忘记得很快。
他相信这两句话:高潮难逢,低潮易得。
因而,他把危机感贯穿于今年工作的整个构思之中。他们从北京、上海又请来了一批技术人员研制新的产品,他们的供销员走遍全国各地收集用户的各种信息。“军长”运筹帷幄,埋下了几路“伏兵”。
他说:“不是改革开放,多少人才将要埋没下去!”
匆匆握别后,我一直在想念他。好不容易拨通了一个电话,想问问厂里“人人关心质量,个个爱护神州”的活动情况,他听出了我的声音,答道:“是的,我是‘军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