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别忘了“约定俗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8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别忘了“约定俗成”
严秀同志的《牵牛花蔓之六·否、盖、赖之类》写得很好,所谈文章贵在创造、不要生造乱搬词语之理我都十分赞成。但该文美中不足,即忘了“约定俗成”。
语言在它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许多规律,无论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否则就无法进行交际。
但是,语言规律是怎么来的?是语言学家发明的吗?当然不是,而是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学家只不过加以概括、抽象、总结而已。因此,“约定俗成”便成了形成语言规律的不成文法,成了语言规律的规律。各种语言中都有许多习惯用法,最足以说明这一点。比如,在汉语中,“几乎”后面加不加否定词意思完全一样。打篮球,“几乎进去”和“几乎没进去”,无区别;吃东西,“几乎撑死”和“几乎没撑死”也一个样。这有什么道理可讲吗?没有。完全是约定俗成。
严文对“否”、“盖”、“赖”以至“浮想联翩”等词语用法的意见,恰恰忘了这一点。“否”、“盖”都是文言虚词,生活中当然无人再用;但在文章中,偶一用之则很难杜绝,用了,还往往增强感情色彩。“浮想联翩”,本来指的就是形象思维。滥用固然不好,偶用亦属无妨。至于“赖”,本来就有“依赖”与“无赖”二义,“赖着不走”,用的即是“无赖”之引申义,三十年前某名人并未用错,今天仍在使用亦无可厚非。
严秀同志当然知道,成语“每况愈下”本来是“每下愈况”。当年章士钊先生用了“每况愈下”,还受到鲁迅先生的讽刺,说他“不通”。然而,现在怎么样?还有几多人使用“每下愈况”?不都变成“每况愈下”的天下了吗?何以故?“约定俗成”是也。
不知严秀同志以为然否?
袁良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