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柳铁线的脉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9
第1版(要闻)
专栏:

柳铁线的脉搏
本报记者 陈勇进
欢快的乐曲和压抑的心情
3月28日深夜,我从北京登上5次特快列车南去。
列车开动时,播放了一曲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使人感到旅途的轻松和愉快。次日黎明,列车上继续播放欢快的乐曲。待我和列车上的乘务人员攀谈时,却感到他们心情的压抑和不安。一位手提检车锤的粗壮青年紧皱着眉头对记者说:铁路上老出事故,都怕。可以看出,他心情上的紧张。每当到站,他就匆忙地跳下车来,敲车轮、弹簧、螺丝,听其声音,摸其凉热。他说,有一个螺丝坏了也会酿成大事故。柳州铁路局南宁客运段党委书记谢天成,回答记者的提问说,铁路上老出事故,怎么向人民交待?春节期间,铁道部规定干部值勤30天,我们柳州局加到40天。春运任务刚刚结束,又进入紧张状态了。谢天成今年53岁,在铁路上工作了31个年头。他感到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压力大,“真是提心吊胆哪!”
到了柳州铁路局,得知他们已安全行车900多天,这在全国铁路上是名列前茅的。柳州路局是个小局,全线总长3107公里,1987年收入7.74亿元,比1986年增长13.5%。无疑,他们的成就是很突出的。但柳州路局的李蕴局长同记者谈话时,却同样表现了压抑的心情。他说,夜里电话一响,老婆孩子都怕。现在同时在柳局线上运行的,有150趟列车,钢轨、枕木、轮轴等等,以及社会上的干扰,不管哪个环节上出一点差错,就可能引出大事故,安全行车就得从头开始。李蕴才从下面检查工作回来,他在基层找人谈话的内容,几乎都是保证安全运输,要求各级干部严格管理并亲自控制易出事故的地段。
50年代的设备和80年代的运量
列车在郑州时,我看到人们扛着行李蜂拥而上。由于车门被拥挤的人群堵住,人们竟从窗子里爬进去;下车的人,要从窗子里跳出来。就这样,列车开动时,还有60多人有票而不能上车。
车到汉口,仍然拥挤不堪。由于车内的旅客过多,饭食和开水,只能从窗口递进来。车长对这种状况感到无可奈何,他摇头说:汉口应售票30张,实际上车的人达到200多。普通车厢的厕所里、锅炉旁,都挤满了旅客。5次特快,1985年拉11个车厢,现在拉20个,一列车从拉600人增到2000人。往年除夕,大多空车,今年除夕也是满员。3月3日405次列车因超员过多,在白地市,乘务员劝阻时,竟有不少遭到殴打,造成列车晚点5个小时。
柳州路局的末端湛江,是铁道部命名的“安全优质工务段”。这个站是50年代建设的,当时计划客流量是10万人,货运量是80万吨。预计今年的客流量要达105万人,货运量将达800万吨。海南岛建省后,这里的任务更重。在湛江海滨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铁路仅此一条,只能分轻重缓急,按需要装运货物。
铁路的设备是陈旧的,80年代的设备是极少极少,但却要承担80年代的运输任务。改革开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仅水果蔬菜运输任务就成几倍的增长。南北温差大,南果北运,机械保温车少。为了减少损失,他们在车上砌冰墙、用草和棉被盖着运输,运价低,赔本也不让农民吃亏。茂台站的设备几乎全是旧的,电话机是手摇的,信号灯是煤油的,货运周转期按铁道部规定是2.5天,他们却达1.4天。柳州北站的周转期竟缩到0.54天。记者在柳州北站,看到货场狭窄,但却做到货物随到随运。他们说没少扩建货场,是硬逼着人想办法。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大山中,有个麻尾小站,是高原铁路的险要处,路基坡度大,且多“S”弯,属等外线,他们称麻尾为“铁口”。这里年计划运量是430万吨,而去年的实际运量却达到600万吨,运输已到极限,但尚未出事故。原因何在?在于成都局和柳州路局共同努力确保安全。办法是勤检查、勤维修,如这个“铁口”的线路,每隔两小时就检查一次。
公布事故和隐瞒事故的效果
柳州路局的干部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很强的争胜心,不管设备怎么差,就是要安全行车,多拉快跑;二是把错误公之于众,出了事故就叫大家讨论,严格对待。有几位同志向我介绍情况时,提到原柳州铁路局长成克杰(现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对待事故的态度:1985年9月27日,在黎塘车站发生了撞车事故。撞车的首车是淘汰机车,虽然撞车,却没有中断行车,没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不大,多数同志主张不报事故。如报事故,柳局的安全行车608天要一笔抹掉,从头开始。成克杰说,事故为什么要隐瞒?隐瞒不但是一种欺骗行为,而且将直接导致更加麻痹大意,最后会酿成更大的事故。他告诫大家:
“国家的损失事大,路局的荣誉事小。”为了严肃纪律,决定对出事故的司机给以记过处分,并对黎塘事故展开全局性讨论,使铁路员工(包括家属在内)记取这次事故的教训。
我应约到柳州路局的安全监查室去看看,那里,柳州路局的事故图表贴在墙上。图表上有条升降线,用以表明事故发生的时代与事故的数量。
向我介绍情况的安全监查室主任刘永生,刚从桂林站回来,谈到桂林段的安全行车经验时,他说:铁路事故分三等:一是一般性事故;二是险性事故;三是重大事故。他指着图表的升降线说:这条线是指柳州路局发生的重大事故。
这张图表上所标明的事故,清楚地告诉人们,“大跃进”的1959年,柳州铁路局事故达到22件。在“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1967年,事故多到30件,1971年的事故达40件之多。“四人帮”时代,把好话说绝,把坏事却隐藏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州铁路局的事故急剧下降,1980年是3件。1985年9月27日出了黎塘碰车事件,总结教训,至今没有发生大事故。现在,这里的人们正为争取1000天无事故而谨慎地、紧张地工作着,计算着。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全线列出62个易出事故的单位,各个单位,又找出事故的控制点。在不同的控制点上,制订出不同的控制办法。有困难,有办法
柳州铁路局有31年没出事故的5/6次特快车队,有12年没出事故的161/162次车队,但路局的领导却建议记者去桂林,访问那里的机务段。
桂林机务段段长宋志清开头就说:过去这里的安全情况并不好,1987年初发生了3次事故,其中有一次险性事故,是司机制动机使用不当,使列车在端河车站越出信号10米。大家为之震惊,机务段党委决定给司机以留路察看的处分,并交全路职工讨论。
讨论中,有的认为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处分太重了;另一些人则认为,铁路上的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血的代价的基础上制订的,违章造成了事故,必须从严处分。当宋志清把党委的处分决定告诉司机时,司机表示,没按规章行车,给什么处分都接受。一有机会,这位司机就诚恳地给大家讲所犯错误的教训。他自己因降职,经济上也受到损失。爱人埋怨,岳父母感到抬不起头来。工会的同志找他爱人谈话,说这次虽然犯了错误,但平时的工作还是好的,劝她要关心体谅丈夫,机务段的同志还对他岳父岳母做工作。
端河事故后,段领导把易出事故的地方严格控制起来,并负责当班跟车,在全体干部中规定:干部带头,每月必须及时找到隐发事故的因素,把事故消灭在未发状态;一旦出事故,必须严肃处理,反复讨论,务必引起全体职工的震动。去年全段查出违章的有236人,段长宋志清自动受罚,扣了奖金。全段职工,一起抓违章违纪,抓事故预防。段上有一幢很好的楼房,是专供乘务员休息的。房间内有蚊帐,有空调设备。他们说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尽管这里全是陈旧的蒸汽机车,由于他们勤于检查、维修,却有377天没出大小事故。柳州路局总结桂林机务段安全行车的经验是:严、细、实、活。
这何尝不是柳州铁路局的经验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