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胶林情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胶林情深
本报记者 邹大毅
当北方还是寒风料峭的时候,我踏进了被称为中国的“绿色翡翠”的西双版纳。那旖旎迷人的亚热带风光,令人陶醉。藤蔓缠绕的热带雨林,高大的棕榈、椰子和槟榔树,翠竹环绕、绿荫覆盖的傣家竹楼,还有那雾霭蒸腾、绿草如茵的坝子……然而更使我感兴趣的,是那大片大片的橡胶林。
橡胶,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经济林木。据说,云南省解放初期仅存91株橡胶树。解放后,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并在西双版纳试种了一批高产品种,并成功地研究试种出抗寒品种,把橡胶的种植线从北纬25度线推进到北纬26度线,从海拔900米提高到海拔1300米。这给云南大面积推广橡胶种植提供了科学基础。农村实行新的经济政策以后,傣族率先接受了这项科研成果。在傣族聚居的景洪县,坝区都种上了橡胶,到1987年,全县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25万多亩,和1978年相比,9年间增加了30多倍。云南全省的橡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3万亩,成为仅次于广东(含海南岛)的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
这里既然适宜种橡胶,为什么傣族过去种得很少呢?州里一位同志告诉我:“长期以来,解决温饱是大事。傣族忙着跟粮食打交道;再加上短期内看不出橡胶树的经济效益。一株橡胶从种下去,要8年以后才能开割。”
8年,光投入,不产出,这确是个难以忍耐的漫长时间。“西双版纳”的汉译就是12个千块田的意思。傣族世代靠种田为生,哪还想到种橡胶啊!传统农业的意识、“以粮为纲”的政策、解决温饱的现实,把傣族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千古不变的水田上。
现在,历史的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近十年来,西双版纳粮食稳步增产,粮食再也不是生产的唯一目标。日益萌发的商品经济意识,把傣族农民的目光吸引到商品生产上来,其中最受青睐的,便是橡胶。
乘着亚热带的热气流,沿着覆盖着密密层层胶林的山岗,我们奔向曼法乡曼空纳朵村。
汽车钻进一片草丛后停了下来。我们穿出草丛,跨过一道竹栅栏,来到一片橡胶地。遍坡的橡胶树苗,大些的有一人多高,小些的不足一米高,挂着疏落的叶子,虽然稚嫩,却长得很精神。每株小树苗都用竹编的小栅栏围起来了。一垄一垄橡胶树之间,都种上了菠萝。看得出来,主人经营这片土地是十分精心的。
在曼空纳朵村的一片竹林树丛中,我们找到了波罕怀的竹楼。坐在主人递过来的竹蔑小凳上,喝着新冲的红糖水,旱季的炎热已经消逝在傣族人民好客的深情之中了。
39岁的波罕怀,还有些腼腆,一张憨厚的脸上,已经挂上了鱼尾纹。女主人在旁边的织机上织着帕垫,掷梭子的
“叭哒叭哒”声,在叙说着古老的男耕女织的故事,而我们在交谈着商品生产的现实。
说起橡胶来,波罕怀话就多了。他掰着手指头告诉我:“1984年种了20亩,1985年种了6亩,1986年种了115亩,去年又种了一些,一共种了157亩了,大概有4300多株。”波罕怀一家7口,有6个劳动力,还种着5亩承包田。几年工夫,种了这么多橡胶,不是有心人,哪得如此干劲。
种胶要防牛,他一家人花了两年工夫,挖了700多米长的防牛沟,栽了防牛篱笆。
种胶要技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波罕怀是个有心计的人。他说:“农场种胶的时候,我就跑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的,然后回来自己学着干。”
他告诉我:“田是固定的,不能再发展了。要改善生活,只有走这条路了。”这话说得那么实在,那么痛切!傣家人对橡胶的深情,就滋生在这严酷的现实里。
波罕怀,以傣族人特有的勤劳,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觉醒,用傣族人民渴望新生活的热情,给西双版纳播下了一片绿色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