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结束左右对立 迎接“温和的法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9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结束左右对立 迎接“温和的法国”
本报记者 马为民
对于本届法国总统选举,密特朗和希拉克孰胜孰负,人们一时似乎难以预测。但是,当71岁的密特朗蝉联总统的消息传来、多数人的估计成为现实时,人们又不难从中看到法国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必然性结果。
在法国经济回升乏力、社会矛盾尖锐的形势下,密特朗主张的“社会互助”,体现着多数人的意愿,符合选民求稳思活的心理。他提倡的“全国团结”顺应了法国“政治中间化”的大趋势。他通过两年共处自我塑造的超越党派的新形象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希拉克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在极右翼崛起和密特朗
“向中间开放”的两面冲击下,传统右翼选民队伍涣散。不过,希拉克仍然掌握着第一大反对党保卫共和联盟,占据着巴黎这座右翼的堡垒,又有这两年治国的政绩,所以,他还是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他在5月8日投票前的“冲刺阶段”所采取的几项异常举动,也留下了疑团和争议。
连任后的密特朗须对付两项严重挑战:政治上遏制极右翼的膨胀势头,经济上带领国家迎接1992年的欧洲“统一市场”。他的当务之急是任命新政府和处理同议会的关系,他面对着一个传统右翼占多数的议会。他说过,如果议会信任新政府,他不解散议会;如果它弹劾新政府,他就解散议会,提前选举。密特朗还明确讲过,即使社会党一家占据了议会多数,新政府的构成仍然要体现“开放”和“全国团结”,希望非政界人士和传统右翼的中间派入阁。
30年来,戴高乐将军开创的第五共和国的历史是一部左右翼对立的历史。一派得权,决不跟对方分享权力。现在,密特朗决心冲破这种传统。密特朗已经表现出拉拢中间派的意向。
这届总统选举标志着传统右翼的历史性衰退。右翼已形成大体平衡的三足鼎立:保卫共和联盟、法国民主联盟以及极右的国民阵线。如何组成一个能跟强大的社会党相抗衡的保守力量,是传统右翼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如何处理与极右的国民阵线的关系又是棘手的难题。右翼显然须经历一个重新组合的喘息期。如果它不能较快完成这种重组,近期内就难以重新执政。
从左翼方面看,法共的得分降至历史最低点;昔日同法共结盟并一度共同执政的社会党,如今改从传统右翼中寻找掌权伙伴。这次选举的具体结果虽然是社会党领导人连任总统和社会党重新执政,但舆论普遍指出,社会党跟7年前大不相同了。它仍然宣扬“社会平等”的目标,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即掌握经济手段(国有化)和重新分配财富(税制改革),至少暂时放弃了。密特朗并不掩饰社会党的这一深刻变化。莫鲁瓦前总理则称,左翼在“现代化”,社会党在“革新”。
政治学家们正在探讨,如何准确描绘这届选举展示出的新的“政治地图”。较流行的一种划分是:以社会党为主体的中左势力(34%选民),传统右翼代表的中右势力(36%选民),其余30%的选民则分散于其它各党派中,其共同点是对现状不满,是社会的“抗议派”。待传统右翼得到恢复后,执政权将主要在中左和中右之间转移,治国方针不会有巨大变化。法国政治在向英美型的
“两党政治”演变。由此看来,即使密特朗总统解散议会,法国政坛再热闹一番,但从根本上讲,密特朗竞选连任成功可能是法国政治同左右翼对立告别,向“温和的法国”过渡的开端。
(本报巴黎5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