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钢琴华佗”为何当“隐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科技与经济“温差现象”讨论

“钢琴华佗”为何当“隐士”?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沈阳音乐学院高级实验师(相当副教授)张琨,身怀调修钢琴的绝技,许多音响不佳的“病琴”经他调修便会“妙手回春”,因而有“钢琴华佗”之誉。不少行家评价:经他调修的一些国产钢琴可以同进口琴媲美。他也自信,自己的技术可以使我国生产低档钢琴的状况大大改观。他希望能将自己的技术早日应用于生产,可是至今没能如愿。
1984年,沈阳音乐学院写信给轻工部部长,推荐张琨。轻工部很快回函,经过几番磋商、考核,张琨与一家大钢琴厂签订了应聘意向书。合同规定:张琨通过培训工人转让技术,提高钢琴质量。如果一年内不能实现自动辞职。工厂对张琨则给予浮动3级工资,新技术用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后,给予1%到2%的提成。
可是,当张琨满怀热情来到这家钢琴厂时,他的心很快就凉了。他被安排住在一家小旅店,屋里冷得出奇,冻得他4夜睡不着觉。对此,吃惯了苦的张琨还能克服,使他不能忍受的是,工厂根本无用人的诚意。他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工厂根本不予重视。一位主要技术负责人说他提出的技术问题工厂根本不存在。一位干部向他透露了真情:工厂是迫于上级压力才招聘他的。一切都不需要解释了,他知趣地返回了沈阳。
谈起这次应聘时张琨说,搞科研难,把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更难。用他的“软技术”,并不需要多少硬件投资,只要付出一点点代价就可以获得巨大效益,可工厂却并不愿意。这主要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现行体制不合理,使企业对应用新技术缺少动力和热情。体制不改,没有人会愿意用他的技术。所以,从那以后他沉默了当起了“隐士”。
3年过去了,张琨仍然在当“隐士”。他的同事们为他也为我们国家着急:张琨今年已经54岁了,再不用他的技术很可能就烂在肚里永远失传了。他渴望能早日出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