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我国数学家将“外推技术”用于高层次科学计算 “林群方法”引起国际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国数学家将“外推技术”用于高层次科学计算
“林群方法”引起国际重视
本报北京5月11日讯 本报记者王溪元、新华社记者张继民报道: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新闻说,寂寞了几十年的计算数学中的“外推技术”,近年来由于我国应用数学家林群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将外推技术开拓到高层次科学计算,从而突破了多年来被国际数学界认为“不可能用于高层次问题”的悲观结论,使这项研究开始形成一个国际性课题,为计算机用于高层次科学计算提供了高精度低费用算法。
所谓“外推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工程计算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使计算达到高精度低费用的效果。它是由“外推公式”演进而来的。远在公元500年时期,祖冲之利用192边形算出圆周率,精确到1/1000;后来到十七世纪,惠更斯用6边形和12边形算出圆周率,精确到1/10000。惠更斯是利用了他所创造的一个简单公式——后来被人们称为“外推公式”——算出来的。到本世纪初,有人突破了圆周率的例子,将外推公式用于简单的工程计算,从此引起国际性的“外推技术热”,使外推技术引入科学工程技术的计算,并用于计算机。可是,当时所有走在前边的这方面的科学家都只能将这种技术用于低层次的科学计算——即只能解决一维问题,而且有些科学家通过理论证明:外推技术只对低层次的科学计算生效,不可能用于高层次问题。至此,外推技术的研究渐趋寂寞。
但是,到了80年代,陆续有我国及西德的科学家推出一些定理,特别是我国应用数字家林群及其几位研究生陆续发表多篇论文,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理论——统称为“高维区域有限元外推技术”,使外推技术引入高层次的科学计算,既可解决一维问题,又可解决二维、三维问题。林群等人的新突破,立即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从而掀起了国际性的新的研究外推技术的热潮。
一些外国学者将林群等人的研究成果称为“林群方法”、“林群理论”、“林群迭代”等。现在,林群等人的研究成果已被法国、西德、美国、英国等国家收入专书,并在有关文献中引用100多次。1987年在赫尔辛基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一位外国计算专家评价说,这方面的“开创性的工作主要是由林群及其合作者做的……随后,他们的技术和成果在几个方面得到了加强和扩充”。
林群现年52岁。他原来是搞理论数学研究的,自1980年开始研究外推技术。近年来,林群曾应邀到西德、法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许多国家进行学术报告。
林群说:“现在这项技术正处于开拓性研究阶段,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工程计算加以验证。”据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已将此技术用于反应堆计算,效果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