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对于“死”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1
第8版(副刊)
专栏:

对于“死”的思考何微
今年2月10日,邓颖超同志在全国政协春节茶话会上讲话,谈到了她的生死观,其中也包括她参加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关于“安乐死”问题讨论的意见。
上海的一些市民对“安乐死”问题也积极加以研讨。华东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对离休干部、医务人员、宗教人士等283人,卢湾区对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200余人,分别作了调查。据宣布,前者的结果是占半数以上的人倾向于“安乐死”,且随年龄的增加,赞成或倾向的比例增加;后者的结果是赞成的为72.56%,而主张对绝症病人先尽力抢救、无希望再“安乐死”者为46.05%。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安乐死”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帮助某些病人(疾病确实不可逆转)结束痛苦的死亡过程的最根本的人道主义。传统的生死观正日益受到冲击。
人们都明白:谁也不能逃脱死神的手掌。只不过,“人皆乐生而恶死”,仿佛提到“死”,会妨碍人去追求生之欢乐。对待绝症病人,人们也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死马当成活马治,祈求奇迹的出现。“安乐死”的问题不但是很严肃的生死观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整个人生观的问题。
据说,对于“死”的思考是唯有人类才有的。但思考的结果却很不相同。历史上早先有些雄才大略的君王执著于访求长生的灵药;末世的一些皇帝则热衷于营葬自己的“龙体”,准备着身后的享受。大多数普通人日子过得艰辛,眼前希望暗淡,便积德积福,相信来世的转机。也有的“聪明人”悟透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法则,干脆主张及时行乐,“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某些宗教徒认为人生本是茫茫苦海,只有通过修持,超脱生死轮回,才能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当然,采取积极态度的也不少。孔夫子回答弟子季路关于“死”的问题说:“未知生,焉知死?”他是把生与死作为两个对立的矛盾而立足于生的探索的,虽然只谈到问题的一面。孟子提出舍生取义,对后代的影响极深,儒者每每在大节面前自问:“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文天祥身体力行,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曹操在踌躇满志之际,咏叹“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颐之福,可得永年”,则抒发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凡是谈论死,就是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么?未必都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提出生命的有尽,倒正可以使人们警觉到个人的局限性,易于保持自知之明;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一种“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危殆感,思考怎样去度过自己的岁月,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死”的思考也就是对“生”的思考,“未知死”,又
“焉知生”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