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春耕大忙时农民急盼农用物资供应 湖南一些生产经营部门竟乘机抬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2
第1版(要闻)
专栏:

编者按;春耕大忙已经开始,农民急盼农用生产资料。湖南一些生产资料供应部门竟然不择手段,乘机抬价,损农利己,这种恶劣行径,岂能容忍。今年以来,坑农事件各地时有发生,农民一再呼吁,有些地方有所改善,不少地方却依然如故,这主要是这些地方法治不严,措施不力。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损害农民就是损害农业,损害国之根本。
春耕大忙时农民急盼农用物资供应 湖南一些生产经营部门竟乘机抬价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刘金桐、于磊焰报道:入春以来,湖南一些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经营部门见钱眼开,违反国家物价政策,利用农资供求矛盾,不择手段抬高价格。目前,1吨碳铵最高已卖到508元,1吨尿素最高已卖到2000元,1吨地膜最高卖到1.3万元,分别超出成本价格的1—4倍,远远突破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
据调查,这些农资生产、经营部门抬价的主要手段有10种:一是拖欠国家下达的调拨计划,不兑现供货合同,扩大议价自销比例;二是巧立名目,虚列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擅自随意定价;三是在作平议综合价时,虚报议价价格或扩大议价比例;四是将平价产品倒卖给贩子高价出售;五是把国家下达的平价供货指标提前作废,转为议价销售;六是执行国家调价通知时打“时间差”,将提价前进货的物资囤积起来,提价后再销售,或者提前调价;七是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八是价外索要议价“煤电补助费”;九是以提供货源为条件,价外索取平价紧俏物资;十是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为由,乱收费乱集资,让农民承担利息。令人吃惊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从地方财政利益出发,支持甚至怂恿企业乱涨价。他们中有的人三番五次找物价部门软泡硬磨,要求批准企业提价申请,当一些厂家和经营单位因违反国家物价政策受到查处时,他们又网开一面,为其开脱说情。
今年4月,常德地区物价检查所对全区8个氮肥厂今年一季度的化肥价格进行检查,发现其中7个厂分别有扩大议价自销比例和擅自提价的行为,获违价收入55万元。益阳地区生产资料公司去年7月至今年3月共购进农膜219.08吨,其中平价部分173.79吨,议价45.29吨,而该公司同期仅平价销售51吨多,平转议销售达94吨,从中非法牟利达16.7万多元。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扶摇直上,使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投资效益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农民对记者说,一些部门耍尽花招乱涨价,他们搞“活”了,农民可被搞“死”了。备耕期间,常德县断港头乡9个承包百亩以上耕地的种粮大户,因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生产资金匮乏,没有一户备齐急需的春耕生产资料。该乡团洲湖村承包160亩湖田的农民吴友松,至今尚缺生产资金5000多元,很多急需的春耕物资购不回,他担心今年向国家交售7.5万公斤粮食的计划可能要泡汤。
薄膜育秧增产效果明显,深受湖南农民欢迎。今春主要由于农地膜价格昂贵,湖南早稻地膜育秧面积较往年减少,仅占秧田总面积的30%,而毫无覆盖物的“赤膊秧田”则比去年扩大,达到38%,前段由于低温阴雨,许多地方出现了烂秧烂种现象。据湖南省统计局对37个县38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的农业投入,比去年同期下降7.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