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让更多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去比试 浙江一批私营企业追求新目标 省里正调整政策创造“走出去”的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2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更多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去比试
浙江一批私营企业追求新目标
省里正调整政策创造“走出去”的环境
本报杭州电 记者高海浩报道:到国际市场去!在拥有“百万大军”的浙江个体、私营企业界,这已成为热门话题。在8日举行的浙江省先进个体劳动者表彰会上,一批被称为“老板们”的先进代表一展雄图,纷纷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浙江省省长沈祖伦在与代表们座谈时指出,个体、私营企业有活力、有优势,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值得重视的力量,应支持他们上质量、上水平、上规模,让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据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材料说,在浙江的个体、私营企业界,至少已有数千万元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仅宁波市,去年出口已达1000多万元。仙居县山区的中年妇女杨丹红创办私营工艺制品厂,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3年创汇30余万元。个体魔术师林传宝毅然改行,在莫干山下办起竹制家具厂,去年产值5.3万元,出口创汇3万元,日前又有8个国家的20多位客商闻讯前来订货。个体蛇医钱美爱自养蛇类数万条。由兴办蛇医诊所发展到自制4种蛇制品出口。
此间经济界人士认为,个体、私营企业把经营目标转向国际市场,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浙江个体、私营企业几经曲折之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中酝酿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曹天玷向记者提供的背景材料也证明了这一发展新趋势。到去年底,浙江的200多个行业中,个体工商业已达82.1万户、116.5万人,年营业额达90多亿元,上交税收5亿余元。一大批个体户已由小本经营转向私营、合伙、合作、联营等生产方式。初步估计,这类企业已有上万家。今年以来,浙江省已积极调整政策和措施,重点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出口产品,租货、承包国营和集体企业等,从5个方面为个体、私营企业开拓新的发展天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