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哲学专题二十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2
第5版(理论)
专栏:

《哲学专题二十讲》
牛旭光
吴江撰写的《哲学专题二十讲》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用专题形式阐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书,是作者继《认识论十讲》之后,应一些忙于实际工作、无暇阅读大部头著作的同志的要求而写的。
就内容来说,本书首先抛弃了传统的“两大块”讲法,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而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作者认为,这种讲法容易混淆新旧两种唯物主义。书中着重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促使旧唯物主义转变为新唯物主义,并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置于认识论之前。这种叙述,一则容易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对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学说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容易阐明历史唯物主义既作为社会发展规律又作为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其次,本书在阐述哲学原理的过程中溶进了许多中外哲学史知识,尽管相当简略,却能够帮助读者了解重要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以及各家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同样以历史的观点去看待哲学原理。最后,本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讲了辩证思维问题。按照作者的见解,哲学归根到底是讲存在规律与思维规律的一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一致。哲学如果撇开辩证思维即主观辩证法,撇开反映存在规律的思维规律,那就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除此之外,本书没有回避这几年哲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如哲学研究对象问题,认识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哲学接受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问题,系统论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专题形式来讲哲学问题自然有它的局限性。避开了“体系”,难免削弱了内部逻辑性;关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致,关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也都讲得过于简略。但总的说来,本书作为干部自学材料,是有价值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