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亚马孙地区毁林引起的沉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2
第7版(国际)
专栏:巴西通讯

亚马孙地区毁林引起的沉思
本报记者 兰才基
亚马孙地区着实令人心醉神驰:望不断的原始森林,数不尽的河汊水道,还有悦耳动听的鸟啼蝉鸣。今年初春,记者又一次来到亚马孙旅行。然而,这次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这个“森林王国”大自然的奇丽风光,而是一位巴西诗人的一席话语。
诗人阿尔西德斯,50开外年纪,是记者在旅途中结识的一位朋友。他曾经是亚马孙地区一家橡胶种植园的老板,30余年的丛林生活为他积累了广博的林业知识,并滋育了他对这个绿色世界的深情,立志从事诗歌创作,讴歌亚马孙大自然奇景,出版过6部诗集。
阿尔西德斯当了我们的向导,一路上滔滔不绝地介绍亚马孙的风土人情。可是,话题转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时,诗人突然显得心绪不宁,语调沉重。他说,亚马孙堪称世界最大的天然宝库,但如今并未得到所有人的珍惜,森林被乱砍乱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瘠,植物的养料主要依赖树木的枯枝烂叶形成的腐植质,大面积的砍伐,使幼小树木无法再生成林,而变成灌木丛区或者沙漠,原始森林和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危机……诗人指着森林远处一排排参天乔木对我们说:“你们瞧,这些‘巨人树’长得多么挺拔可爱,可是过若干时日,它们就可能在你眼前消失了,可惜啊!而更令人焦急的是,到目前为止,巴西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办法来制止这种野蛮砍伐的现象”。说到这里,诗人语咽哽塞,眼泪夺眶而出。
诗人的话语,引起了记者的沉思,联想到旅途的所见所闻,深深为亚马孙森林遭到的厄运而担忧。据巴西亚马孙地区研究所统计,由于无计划的伐木毁林,每年平均有200万公顷的森林在消失,而砍伐林木的利用率只有4%至5%,绝大部分的木材被糟蹋掉了。当地一些林业工作者还说,在亚马孙腹地经常可以看到大面积摧残林木,烧荒造田,浓烟滚滚,遮天蔽日。记者从毁林现场拍下照片,可以看出,森林资源遭到多么严重的破坏,这一切竟无人问津。
亚马孙流域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一半,总面积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被称为“自然的天堂”、“人类的宝库”,不仅是因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藏,更主要的是它为人类造就了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得到调节,水源得到保护。
科学家们估计,地球上大约有500万种以上的植物、动物和昆虫,其中100万种以上在亚马孙河流域;在这片浩瀚的森林地带,贮蓄的淡水占地球表面淡水总量的23%,向人类提供维持生命的氧气约占1/3。亚马孙河流域的生态体系一旦破坏,其灾难性的后果不仅波及南北美洲,而且影响到世界其它地区。
在巴西,曾经有过这样一桩往事:1967年,一位名叫丹尼尔·路德维格的美国资本家,用300万美元在亚马孙雅里地区买下一块面积相当于康涅狄格州大小的丛林,并以10亿美元投资在那里兴建木材加工厂、造纸厂和农场。
他雇佣了3万名工人和专家,组成庞大的拓荒队,砍伐了25万公顷森林,重新栽种用来造纸的石梓和桉树,铺设了2600英里的公路和45英里铁路,一心想在这块“自然天堂”里扬名发财。但是,时隔不久就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庄稼和树苗枯萎了,暴雨冲塌了公路,蚂蚁和白蚁毁坏了田园和粮食,劳动大军中许多人患疟疾和脑炎。最后,路德维格只好宣布企业破产,悻悻离开了亚马孙。
历史的教训,诗人的眼泪,对于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理应是会有所补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