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不再企望“养儿防老” 烟台农村许多独女户不要二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3
第1版(要闻)
专栏: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不再企望“养儿防老”
烟台农村许多独女户不要二胎
新华社济南5月13日电 (记者侯严峰、通讯员蔡洪文)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烟台市农民长期信奉的“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已逐渐被“优生优育”所取代。
山东省政府1985年颁布的有关政策规定,允许农村“独女户”有计划、有间隔地生育第二胎。然而,1987年,烟台市农村有9560多个“独女户”自愿退掉了二胎生育指标。全市计划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稳定在99.77%和12.5‰。
近几年,烟台市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去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77亿多元,农民年人均收入600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更新生育观念。
烟台市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使一些企望“养儿防老”的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1987年,全市已建起吃、穿、住、用、玩配套的乡村敬老院近300处,不少富裕村还实行了退休金制度,农民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一份足以维持生活的退休金。农村孕产妇的医疗保健也大为改善。
烟台市近几年还建立了一支由1500多个村级计划生育协会、1.2万多名育龄妇女组长和遍及乡村的计划生育服务站组成的基层管理网络,广泛宣传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等人口科学知识。同时,各地农村普遍推行了人口目标管理,完善了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对考核评比、奖惩报酬等规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