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如何走出“谷底”?——江西采访随想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4
第2版(经济)
专栏:

如何走出“谷底”?
——江西采访随想录
本报记者 赵相如
大胆与胆小
江西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不算太慢,但与邻居浙、广、鄂、皖、湘比,江西则显然处于“谷底”。
江西的经济发展受到交通、能源、人才、资金、科技、信息等制约,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山区经济更为落后。江西地上、地下的矿产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大大落后于别的省,总产值和浙江的一个地市差不多。
江西存在着一个大胆,一个胆小:开会时、动员时很大胆,在执行过程中,生怕越雷池一步,胆子极小。同样是中央的政策,别的省可以做,到江西就行不通。生猪收购,江西搞了双轨制,有个县上调任务6000头,一次亏损12万元。亏损的帐谁负担?没有人出来承担。
不少江西农民留恋那种“干米饭,木炭火,神仙不如我”的生活,缺乏一种竞争意识与危机感。在老区还出现了大胆争当贫困户、贫困乡、贫困县的事,一旦当成“贫困”,可以稳拿救济,似乎越贫困越拿补贴越光荣。总之,在改革上,在解放思想上,在竞争意识上也不如人家。
吃山与养山
“靠山吃山”是句老话。但是,改变“深山”面貌,不能光是依赖山里的资源,一味吃山,同时非得养山不可,否则准得坐吃山空。滥砍乱伐,就是光吃山、不养山的败家子行为。
浙江来江西永修县的移民徐京发,7年前邀集5户人家承包了1156亩荒山,栽种桐树、杉树,树间种药材、西瓜、红薯、花生。现在杉幼林覆盖了荒山,这几年他们用林间套种的农作物和油桐的收入,除还清了银行全部贷款外,还盈余8.8万元。在徐京发带领下,永修县有1.9万户农民组成405个联合体,承包荒山达10万亩。徐京发作为“养山”的典型,早在江西作过宣传。假如江西有1万个徐京发,大面积的荒山何愁不绿。
从江西的全局来看,所谓的“养山”,实质上是迅速开展多种经营和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的问题。目前江西农村剩余劳力约占1/3,有的地区达1/2,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剩余资金,估计不下10个亿。剩余劳力和剩余资金都要找出路。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如果投入到“养山”中去,即从平原向山地、水面转移,从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从农业向林、贸、工、副业转移,达到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目的,既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就地消化剩余劳力,又可以使农村剩余资金增值,从而“吃山”才能真正吃得牢靠,吃出味道来。
跟进与踏步
江西的同志越来越感到,强大的冲击波扑面而来。一方面,邻近的省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沿海各省市正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种冲击波在江西市场上是看得最清楚不过了。大米、猪肉、家禽、水产等等向南流,江西老表啧啧烦言不绝于耳。
对江西经济颇有研究的一个老同志认为,这种冲击波对进一步打破江西省经济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颇为有利。要摆脱被动,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貌似起动,实在原地踏步,需要的是积极的跟上去。
有的同志指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充分发挥我国廉价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江西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富裕劳力充实沿海的发展需要,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江西已经有了可观的工业基础,加上地理位置上是三个经济较发达的三角地带的前沿腹地,完全有可能用劳动成本较低、大量用手工生产的产品进入沿海市场。自然也可以同沿海地区合营生产产品,逐步占领他们让出了的市场。并在实践中为以后开发新产品出口积累力量。
发展江西经济,就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努力出口江西产品。以放对放、以活对活,才是上策。
当然,江西要赶上发达的沿海地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不论多长,“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要打破了。在沿海地区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江西协助他们解决农副土特产品、矿产品和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主动与沿海经济发展相衔接,有可能促使自己的经济有个意想不到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