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记一棵树的倒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4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记一棵树的倒下
张克
我再没有见过哪棵树的倒下比这一棵更能引起这么多的关注、议论和反思了。古生物学家痛心失去了一个“活化石”标本;旅游者惋惜失去了一个景观;当地崇拜此树的村民更是惶恐失去了某种精神的寄托;博物馆工作者考虑是否要在它的树干最粗部分横切一片作为藏品;诗人、作家在写诗作文悼祭它;而那位民间雕刻艺人则用它作生财之道,雕成神像应时……。
这是一棵银杏树(即白果树)。凡树在植物学上都有科有属有种,银杏就是一种,但它这一科仅有一属一种。它是古老的树种,系孑遗植物,“活化石”即由此而来。它又是我国特产,所以它是宝贵的。它又是一棵古树,因为古,也就大,要十人才能合围。因为古,就有阅历,相传为明初所植,徐霞客曾经在它的浓荫下休憩过,这就更加神奇而宝贵了。
这是一棵风景树。它近在黄果树瀑布咫尺的黔滇公路旁。一干五枝,状如伞盖,遮天蔽日,浓荫覆地,前人把它与红岩(指红岩碑)、白水(指黄果树瀑布)合称“南荒三隐”。
这又是一棵神树。当地村民奉为偶像,四时香火不断。它的倒下就是由于那年八月十五晚上祭祀的香火太旺而起火所致。
它倒下的那天晚上,我刚好就在黄果树,而且是在欢快的中秋联欢晚会上。假如不是大瀑布水声压倒一切的话,那惊心动魄的一声轰响我应当是听得到的。我是在第二天早上才听到它倒下的不幸消息。中午乘车路过,才看见它的惨状:遗体长长地躺在那里,为了不妨碍交通,被迅速切成几段移在公路边等待办理“后事”。树蔸仍在冒着烟,有许多人在挑水扑灭残火,但已无济于事,不知他们中间有没有那些“纵香火”者?早知如此,他们又何必当初呢!
我请驾驶员停车,在那里观察良久,想得很多。我想这棵树当初究竟是人手栽种还是天然生长?我想这附近都没有大树了,为什么单单留下它这么一棵?它是怎么博得人们的手下留情,逃过历史上一次次砍伐的浩劫?它是怎样从小苗苗开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眼中长成大树?它是因为什么得到人们的崇敬,而在人们的崇敬里变成了神树?千百年来它接受了多少人的香火?香火能够把它烧倒,也决非一夜之工,我早已清楚地看见它的根部有了一个巨大的洞穴;它最初是怎么被烧出一个小孔,后来又怎么从小孔渐渐演变成大洞?昨晚上那些崇拜者如何向它烧香化纸、作揖磕头,它又如何起火、燃烧、倒下,然后留下一声轰响和那长长的残骸?最后我归结到一个联想:那些偶像崇拜者是如何害倒自己的偶像?这联想似乎冷酷而又无情。
因为这是一场悲剧,是树的悲剧,是偶像的悲剧,也是偶像崇拜者的悲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