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清华大学科技力量投入主战场 四十一项成果效益均逾百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清华大学科技力量投入主战场 四十一项成果效益均逾百万元
本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不搞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不搞“鉴定会”就是“送葬会”的开发项目,清华大学已有41项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超过一百万元以上,仅这41项成果每年就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4.6亿元。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清华大学把主要科技力量组织到“主战场”,要求教师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充分利用校内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对少数基础性研究强调学术水平,重视独创性;对应用研究重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于开发工作,强调经济效益,重视推广作用。
清华大学核能所在八十年代初世界核能处于低潮时,通过科学的预测,从我国能源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低温供热堆这一研究方向,于1984年首次在我国进行了低温核供热试验,1985年开始筹建5兆瓦低温供热堆,现在这一科研项目已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
与地方建立以开发新产品为主要任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培训一体化的技术开发公司,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较好的形式。现在清华大学已与有关单位、工厂联合建立了29个这样的公司和横向联合体。1985年初,工物系以7项科研技术成果、50万元投资,与海淀区以5亩地、50万元投资联合建立了以开发微机和核仪表为主要经营方向的海华公司。3年来,公司累积产值超过400万,纯利润超过100万,开发了新产品20余种。
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学校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的完成,对增加学校的经济力量和财政收入也作出了贡献。目前该校绝大多数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都紧密结合学校的科研或开发任务,科研活动已渗透到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毕业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1987年全校有700多名研究生分赴全国300多个基层企业,完成了科研、新产品开发等许多小型“短平快”项目,为国家创造了近百万元财富。微电子所把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生产的20瓦三端集成稳压器遇到的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使工厂该产品的成品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5%,节约引进技术费用6至10万美元,年增效益达30万元。这项任务是在一名教师和一名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11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