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漫议批评的“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纵横谈

漫议批评的“热”
潘凯雄 贺绍俊
近几年,文学理论批评领域里也和文学创作上一样流行“热”潮。“热”的名目不少,诸如方法论热、文化寻根热……这种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理论局面曾使人兴奋不已,当时,有人预言1986年是“观念年”,又有人预言1987年是“文体热”。但遗憾得很,比起1985年的轰轰烈烈的“方法论热”来,1986年的所谓“观念年”无疑要逊色得多;而1987年的“文体热”也没有热到哪里去,热心者虽不乏其人,却处于散兵游勇状,其声音并不怎么强烈。到了今年,人们尽管不敢轻易地奢望“热”潮的兴起,但终于又从“伪现代派”的讨论中看到了些许端倪,尽管今年的“伪现代派”讨论似乎还只是局限在一两家刊物上,影响能否扩散开去还很难说,离“热”的程度也相去甚远。对比几年前的理论上的“热”,这种状况毕竟是冷场的,仿佛理论和批评进入了一个萧条和萎缩的时期。对“热”的问题如何看,“热”起来是否等于人们所期望的姑且不论,但为何“热”不起来,似乎值得研究。
现在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客观地反省和评价这些“热”时,却不能不承认,在种种“热”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甚至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浮躁,如果说得再难听一点,也就是华而不实。试想一下,在当年的“方法论热”中,说方法者何其多,而用方法者又何其少,以致形成了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严重脱节。同样,在“文化热”中,“文化”一时成为最时髦、最流行的一个概念,然而,在“文化”这顶桂冠下,又掩盖了多少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干瘪身躯,甚至又混进了多少非文化的货色。
浮躁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的结果,一种对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的满腔热情。如果没有这种热情,新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很难在刚刚从长期沉闷、单调的理论气氛中解放出来就得到迅猛的突破。文学理论批评作为一种人类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强烈活动,它的发展和创造有时甚至直接受益于情感活动的激动,但在更多的时候,这种建设和发展则是需要冷静地理性思考和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劳动,隐藏在热热闹闹的背后的浮躁心理恰恰容易阻碍文学理论批评向纵深进一步发展。
“热”不起来也许就反映了理论不能单纯靠情感来维持这一简单的事实。情感亢奋的时候,人们忙于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热”潮,一俟情感沉淀下来,人们便清楚地认识到,那些重要的、复杂的理论问题绝不是靠“热”过之后就能得以顺利的解决,与其“热”过之后两手空空倒不如冷下来踏踏实实地多做点实际工作。
当然,“理论热”的降温,决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因素,更不能据此对我们的理论现状心满意足。浮躁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而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理论素质上的缺陷。新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在短短的几年内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惊异的,各种流派、各种学说都毫不示弱地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理论批评的容量在急剧地膨胀。但这种理论成果主要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现当代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突然打开大门后吸入到大量新鲜气息的产物,因此,我国这几年的理论建设主要停留在理论的结论上,而缺少充分的内在的理论过程。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理论素质上的缺陷。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不表现在结论的丰富和正确与否上,而表现在有没有一个内在的理论过程。所谓理论过程,是指一个理论在作出新的结论时所积蓄的力量,它容纳新的事实、参加理论竞争的能力,等等。由于这一理论素质上的缺陷,我们想保持“理论热”也“热”不下去了。“热”不起来了无需担忧,担忧的倒是“热”不起来以后怎么办?这就需要理论批评界的同志坐下来,扎扎实实地研究一下文学现状,充实自己的理论过程,否则,这一“热”一“冷”,还真会“冷”得悄无声息,从此再也“热”不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