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吃风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6
第8版(副刊)
专栏:

吃风探源
公今度
最近出现许多关于“吃”的杂文,看来总是因为“吃”的实践频繁,所以“感应的神经”也就反映多了。
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讲究,外国人就是这样夸我们的。我们也以“吃”而自豪,熏熏然以为论“吃”,中国是盖世无双。但是,国家尚勉强够得上“温饱型”,保证“球籍”尚需花大气力,举国上下“大嚼成风”,又如何来解释呢?有人找到根据说,“吃”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体现。千年古国传统文化组成之一,是包括饮食的历史,而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如能源、烹饪、肴馔、佐料、器皿等等,又丰富和推进了吃的文化。物质文明(硬件)和精神记录(食谱),交相作用遂形成特有的心态——喜吃和善吃的“文化积淀”。所以即使国力与这种“文化”不相称,但勒紧裤带总是迫不得已的。
要说自古以来“吃”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那么不妨查看查看谁在吃?吃的又是什么?当然,史载有“酒池肉林”,“龙肝凤髓”。前者讲量,后者讲质,质量都远超过西丽湖度假村的。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享用这样的“文化”呢?贾政的大女儿是皇帝的小老婆,当然有资格参加“大奖赛”的。一味茄子要几只鸡配,但毕竟“茄鲞”是待客之肴,而不是家常便饭,家常还是“饭一盂、菜数碟”而已。至于潦倒以后,生活中的“贾宝玉”只能“举家食粥酒常赊”了。可见能够充阔的,也只有尖尖上的几家。平时,苞米杂粮能够让吃饱,老百姓已是够开心的了。如有战争、灾荒,不饿死人已是大幸,要说用肉糜果腹当然只是千古话柄;能有野菜、山芋藤、槐树叶、观音土,已可以让灾民额手称庆和抢夺至死了。
如果也像某些“大奖赛”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其中段,以示公允的话,那末皇帝家的山珍海馐——去掉,灾民手里的树皮草根——也去掉,中产人家的“饮食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水平呢?我小时认为最高的“文化理想”就是“吃喜酒”,还有就是“吃年夜饭”。然而这最高理想却是“六一便饭”。喜庆的正日,婚家搭了“木缘棚”(那时的“活动房屋”),摆了“茶吊子”(一人高的铜茶壶),开出来的“喜酒”却是六菜一汤:无非是“烂糊肉丝青鱼段,红烧蹄膀素什锦”,如在吃风大张的眼下,是普通请客也拿不出手的。至于梦寐以求的年夜饭也不过是四冷盆六大菜,像现时筵席上成了公式化的第一道——清炒虾仁,那是连地主家也不常有的。
有些学者做学术研究:为什么吃风越刮越炽?是国民性?人之初,性本馋?吃的传统优乎?劣乎?食欲的量变导致了不可抗拒的质变?从美的享受到美味的享受?……看来都说不太清楚。我看还是如实、朴素地说:你有公费我有嘴,不吃白不吃。比国宴还要高级的筵宴,为何不吃?吃到一顿是一顿。只要找得到名义,你好吃、我吃好。至于名义还怕少么?接待外宾、内宾,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推荐模范,评选作品,检查工作,参观访问……翻开辞书,任意点一下都是可吃的理由,这里就不多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