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水路不通走旱路 陕西获重大突破 渭北旱原成为小麦生产基地 每年增收二点五亿公斤,“以肥调水”农业新技术在北方值得大力推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7
第1版(要闻)
专栏:

水路不通走旱路 陕西获重大突破
渭北旱原成为小麦生产基地
每年增收二点五亿公斤,“以肥调水”农业新技术在北方值得大力推广
本报西安5月14日电 记者景险峰报道:约占全国耕地面积38%的北方旱作农业,能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最近,来自各地的70多名专家、教授汇集陕西,通过深入合阳等地现场考察和多方面科学论证认为:渭北旱作经验在北方有普遍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以横跨陕、晋、甘、宁、青、蒙6省区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干旱、半干旱区域,现有旱地2亿多亩,总人口6340多万,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相当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目前,这6个省区每年调入粮食量达25亿公斤以上,地方财政每年为此支付数亿元的运输费和管理费补贴。“水路不通走旱路”,已成为北方旱区农业稳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在这方面,陕西省在渭北旱原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渭北旱原被称之为陕西中部的“旱腰带”,包括23个县、市、区,农业人口人均3亩耕地。由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问题,加上自然灾害,渭北旱原的粮食生产长期上不去。过去发动群众搞过各种大会战,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省委、省政府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渭北旱原发展小麦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1981年省上召开了首次渭北旱原生产建设会议,确定把渭北建成“以小麦为主的粮食基地和以林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
按照用科学技术发展旱作农业的新思路,陕西省先后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200多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奔赴渭北旱原,建立了10个大型综合性科学实验示范基地,投资110万元建设了渭北旱作研究所,每年拨给科技进步费用200万元,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为改变渭北旱原面积施展才华。西北农大教授翟允褆和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李立科等专家在总结传统耕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试验,围绕“多蓄水、少耗水、巧用水”3个环节,创出以“合理布局、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选用良种、调节群体”为基本内容的小麦旱作配套技术。这项被称作“以肥调水”的旱作农业新技术推广以后,渭北旱原每年增收小麦2.5亿公斤。如今,渭北旱原已开始建成继八百里秦川之后的“陕西第二粮仓”。
在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同时,渭北农村经济逐步向良性循环转化。烟草、油料、苹果、羊子等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以建材、采掘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去年,多种经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57.1%,乡镇企业首次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52.8元。
这个“北方旱作农业问题讨论会”,以推广渭北旱作农业的经验为中心议题,是由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陕西省、山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辽宁、河北、河南9省区和农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几十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对渭北旱作农业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研讨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指导方针,分析了农牧业生产的潜力,还就旱作农业发展的前景以及普遍实用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等问题提出了政策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