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三家企业转危为安厂厂扭亏为盈 唐山农民进城承包国营企业成功 治厂经验:铁饭碗换泥饭碗加强管理聘用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家企业转危为安厂厂扭亏为盈
唐山农民进城承包国营企业成功
治厂经验:铁饭碗换泥饭碗加强管理聘用能人
本报讯 记者李文、刘燮阳报道:唐山市开平区三个濒于破产的国营企业:汽车运输队、电瓷厂、市劳教所三分厂,由开平镇的农民承包后,厂厂实现扭亏为盈。这件事在唐山城乡传为佳话。
同样的厂房、设备,同样的职工队伍,为什么到了农民手里会变得生机勃勃呢?开平镇党委书记王永利把农民的“治厂经”归结为:大胆改革,把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和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起来,给企业注入活力。
首先是改革分配,把“铁饭碗”换成“泥饭碗”。开平区运输队有职工50人,载重汽车16辆,原来管理混乱,工人干好干坏照样拿钱,仅去年1至10月就亏损9万多元。农民运输公司经理王立荣于11月1日承包了这个运输队,实行定额管理,单车核算,利润挂钩。规定完成定额发出车补助,超定额按比例分成,完不成定额扣工资,同时按车的收入、里程定量用油,节约奖励,超耗罚款,还成立了修理班,把修车开支大小与个人收入挂钩,大大节约了开支。由于健全了管理,奖罚分明,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效益。过去跑长途到南京往返一趟要20天,承包后只需五六天。承包的当月就扭亏为盈,今年头三个月完成产值27万元,获纯利3.2万元。
大胆抓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有350名工人的电瓷厂,自1976年以来先后换了15任厂长。由于经营不善,到今年3月共亏损23万元。今年3月开平镇农民开始承包,他们聘请一些国营大厂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厂“会诊”,提出治厂方案。一是精简机构,把原来的12个科室合并为5个,科室人员由28人压缩为12人,充实生产第一线;二是对生产实行定额加计件管理,把工人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来,厂里6个倒砖窑全部满负荷运转,在同等煤耗、工时的条件下,每班比过去多烧六七吨产品;三是各道工序严把质量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电瓷的合格率由承包前的90%提高到96%,耐酸砖的合格率由67%提高到83%。他们还把仓库积压的产品分等归类,按质论价,很快打开了销路,企业出现了转机。
聘用能人,搞活企业。开平镇农民聘请了30多名大企业离退休的老师傅和懂技术、会管理的老干部,到他们承包的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各种难题。市劳教所三分厂生产铸件和各种金加工件,全部活路靠自己承揽。他们聘请了一位机械厂退休的老厂长做顾问,每天派车接送,后来又花钱为他家里装了电话。这位老厂长联系广泛,业务熟悉,仅20多天就定下业务合同10多万元,保证了企业生产任务饱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