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科研生产一体 厂所命运与共 无锡微电子公司探索新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科研生产一体 厂所命运与共
无锡微电子公司探索新体制
本报讯 本报记者陈祖甲、新华社记者徐机玲报道:位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在厂所合并之后,不断调整和理顺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推动了科研生产一体化和基本建设的顺利发展。
去年,全公司生产定型的新品种有27个,产品销售额达到1.8亿元,比1986年增加了82.2%,全年集成电路产量已超过设计能力,达到3003.35万块,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
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是由原电子工业部24所分所和原电子工业部742厂联合组成的。这两个单位虽在1983年建立了无锡微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但这是一个厂所双轨运行的松散组织。去年3月,他们进一步组成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实体。联合公司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取消厂所建制,合为一个实体,由厂所领导组成统一班子领导,按联合公司、科研中心和两个生产事业部、研究室和生产车间三级管理;统一财务、统一纳税、分级核算。这就初步建立起一个厂所相互依靠、命运与共的科研生产新体制。
在厂所合并的头几个月,部分职工对新体制存有疑虑。进入企业的原来研究所的人员怕人寡势单被吃掉,怕地位下降失掉自主权,怕科研工作与群众利益受损失;原来工厂的同志则怕并进研究所以后背上包袱。新旧体制的替代出现了相当尖锐的摩擦和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还有的人甚至想走回头路。
面对新出现的各种矛盾,联合公司领导在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增强科研生产一体化意识的同时,处理好一体化与改革中放权搞活的关系。既强调各方面工作都要置于公司班子的领导之下,又尊重科研特点和历史情况,赋予科研中心以相当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目前,联合公司为了减轻科研中心的负担,对学校、门诊部、食堂、房产管理等生活后勤由公司统一管理;与科研关系密切的动力、物资、设备、仪器管理等保证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人事、劳资工作中能不收、不统的事情,由科研中心长期自主管理;财务方面在统一领导原则下,保留科研中心的银行帐号和业务、帐务联系渠道以及必要的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允许科研中心在完成公司各项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开展横向技术服务。
厂所合并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科技真正融合为一体。做好科研与生产的“接口”工作成为联合公司工作的关键一环。
联合公司对厂所原有的科技人员作了适当的交流和调整,把计算机辅助设计、理化分析的人员和设备全部归科研中心领导。对科研中心、研究室和生产事业部的工作进行分工,使之相互衔接。科研中心人员除了攻克当前生产工艺上的难点,开发急需产品外,还要承担国家科研攻关和军工任务,为公司中长期生产作超前准备。科研中心实行技术合同制,公司提出集成电路销售额的10%作为科研开发经费。
改革使科研人员的市场观念增强了,去年一年,联合公司围绕生产开发的项目达80多项。科研人员反映,在新体制下,科研经费比以前增加了,任务饱满了,成果也有出路了。
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化,联合公司正朝着我国南方微电子基地的方向加快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