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锦旗生意异军突起价格看涨,喜? 浪费财物粉饰人情荣誉贬值,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锦旗生意异军突起价格看涨,喜?
浪费财物粉饰人情荣誉贬值,忧!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顾月忠、徐京跃报道:锦旗门市部生意兴隆,厂家应接不暇,生产和销售领域的职工收入增加,但国家添忧,浪费严重。耀眼的锦旗有时候竟遮着很不光彩的东西。这是我们前不久采访北京、广州、南京、兰州的见闻。
北京市红旗室内装饰品公司经理赵光清说:“‘文革’期间我们做红卫兵袖章多,这几年做锦旗多。”他说,连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的人,也到这里订做锦旗。1985年该公司营业额401万元,1986年增加到465.5万元,去年又增加到575.7万元。广州市的起义路,如今成了“锦旗街”,记者老远就看到,大的小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各种各样的锦旗随风摇曳。中华戏服工艺厂旗帜门市部主任梁锦雄介绍,这条路原来只有他们一家经营锦旗业务,现在增了9家个体户。他说:“别看添了几个‘冤家’,我们的营业额还是只增不减,今年3月,是淡季吧,也搞了11万元。”兰州市的一家锦旗工艺厂,原来只有8个人,还“吃不饱”,濒临关门。突然出现的“锦旗热”,使这个厂摆脱了困境,现在这个厂的职工已增加到102人。
锦旗门市部年年增加,成千上万面锦旗流向何方?据调查,订做锦旗最多的,还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少则几面,多则上百面。南宁市防火安全委员会今年3月为“百日防火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一次订做锦旗80面。六届全运会创造了订做锦旗的纪录:1100多面。好多锦旗门市部反映,军队最大方,做旗要大的,金丝绒越高级越好,装饰越华丽越好。“反正可以报销!”这是一些同志常说的一句话。
锦旗除了用于奖励之外,如今还在许多领域许多活动中派大用场。一是“关系旗”:为了拉关系,走门子,即使对方对自己毫无帮助,也送一面旗:“感谢××单位对我厂大力帮助”。二是“人情旗”。家中失窃,民警们为破案费了神,送面旗:“人民的卫士”;住院时,大夫开了点好药,感激不尽,也送面旗。有的大夫对点心等一般礼品没兴趣,说:“这样吧,你要想表示意思,就做面大锦旗来。”三是“共建旗”。军地双方,警地双方,有的第一次握手,什么事都没干,先交换锦旗,互相吹一通。四是“骗子旗”。好多江湖医生,为了让人相信自己有“妙手回春”之术,自己掏钱做几面锦旗,落上假名假姓,硬说是死里复生的人亲赠的。五是“遮丑旗”:他那个单位一直处于后进状况,上面发的锦旗少,荣誉室显得冷清单调,自己做一批挂上。六是“进贡旗”。下级讨好上级,也打锦旗的主意……
如今在全国,锦旗知多少?谁也说不清。随之而来的是:一,原材料紧张,普遍涨价;二是浪费。在北京,同样大的一面锦旗1979年8元钱,1987年14元。在广州,去年价值33.8元的锦旗,过了年就涨到43.5元。做锦旗花费了大笔政工费,据一个单位的组织部门统计,去年的奖励费超支了5.5万元。这一面面红光耀眼的锦旗,有些只有几个小时的历史使命,亮一下相就被打入“冷宫”——库存起来。天长日久,大多霉烂变质。有的被老鼠咬成一个个窟窿,烂网一般。最令人忧虑的是“旗多必乱”:谁是先进,谁是冒牌货,谁确有一技之长,谁在滥竽充数,真真假假,实难分清。许多老同志对此很痛心,有的说:“过去人们对一枚小奖章都爱不释手,十分珍惜,现在发面大锦旗都无所谓了。锦旗的鼓舞作用正在消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