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定额包干 改革弊端 襄樊公费医疗浪费减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定额包干 改革弊端
襄樊公费医疗浪费减少
本报讯 记者刘衡报道:湖北襄樊市针对公费医疗的弊端,从去年开始,实行“定点就医,定额包干,适当自负,超支分摊”的管理办法。一年多来,在保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因病施治、无病早防、合理用药”的前提下,避免了浪费,节约了开支。
以前,医院当开支“会计”,财政部门当付钱“出纳”,享受单位当“甩手掌柜”,出现了大处方、人情方,一人公费多人享受,开非治疗性营养药品和用品等等现象。现在,公费医疗支出与医院、单位、个人利益挂钩。规定每人一年按80元包干到享受单位管理,超支部分按“四四二”比例分摊。即:享受单位和本级财政部门各负担40%,医疗单位负担20%,患者门诊医疗费自费10%,住院医疗费自费5%。(离、退休干部、农村二等乙级以上荣誉军人,年龄在55周岁、工龄在30年以上者,以及患有癌症等重症病人的自费部分可免除。)这样,各医疗单位和享受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奖惩制度,避免了开大剂量处方、冒名顶替等不良现象,扭转了公费医疗经费年年增长的局面。仅去年一年,市直属机关开支258.7万元,比上年下降37.3万元,下降12.6%。人均支出94.9元,比上年减少13.7元,下降14.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