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关于美国发表的两份战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8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关于美国发表的两份战略报告
陈忠经
美国今年先后发表了两份战略报告,对美国未来战略环境作了估计。报告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美国的安全战略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将出现三到四个全球性大国,美国战略家面对较之美苏两极竞争远为复杂的战略环境。当前还处于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一个过渡时期。面对未来,美国的战略需要作出调整。两份报告都谈到了中国未来的国际影响问题,对此,我们有自己的清醒认识。不过,从这些评估中,可以了解到外部世界对我们的一些看法,这对于我们开阔视野,做到心中有数,还是有益的。
美国在不久前先后发表了两份关于美国今后国际战略的报告。一份是“总体长期战略委员会”所写的题为《区别威慑》的报告,已于1月12日提交里根总统(以下简称为“报告Ⅰ”),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已退休)伊克尔和基辛格(共和党)、布热津斯基(民主党)等知名之士。报告提出一周之后,苏联外交部发言人就作出了官方的反应,认为这份报告完全是和苏联的“新思维”唱反调的“旧思维的典型”;“企图用过时的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来对待新的现实。……依靠纯粹实力态度并且从继续进行军备竞赛、保持苏美关系的对抗局面和使地区性冲突长期化的……荒唐说法来确立自己的理论设想。……报告的腔调和内容与世界上和苏美关系中新的积极趋势大相径庭”。另一份报告是里根于1月20日向美国国会提交的长达41页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Ⅱ”)。这份报告,从头到尾,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基调,较之前一个报告有过之而无不及。2月18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讲话的有关部分,对此也颇有些旁敲侧击的反应。这两份报告发表在里根、戈尔巴乔夫第三次会晤一个多月之后、第四次会晤(5月下旬)的四个月之前,这多少和美苏近期来的缓和势头相悖,当然它并不意味着这种势头有什么挫跌,毋宁说是美国统治集团对美苏关系长期趋势的一种看法,在这些人心目中,美苏两家还是以对抗为主。然而,两份报告的基调虽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是在某些重要内容和提法上又不尽相同。因此也还有必要做点深入地比较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Ⅰ在开宗明义的这一部分,一上来就突出地提出了中国和日本。它认为到了2010年,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力量将使中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将成为在全世界名列第二位(略超过日本)或第三位(仅次于日本)的经济大国(苏联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将名列第四);日本和中国都将成为军事大国。报告认为,一个世界上出现了三个到四个全球军事大国,就将使美国的战略策划者们面对着一个较之过去所熟悉的与苏联的两极竞争远为复杂的战略环境。在这样一个多极的世界上,美国必须恰当地处理同几个不同的全球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过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包括许多不变的成分,并不是都要加以改变或调整,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将要尽力遏制苏联在世界任何地区的扩张”。但报告的作者们建议,美国的军事战略要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国长期以来在军事政策和军力部署计划上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极端威胁”上,就是①华约对中欧发动大规模进攻;②苏联全力以赴的核进攻。而实际上这两个极端情况产生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今后应该以更大的注意力“强调更广泛的意外事故”;在全球的从西到东各个重要关键地区,“从最低强度和最可能发生的冲突起,直至最具有毁灭性的和最不可能发生的冲突”,从“越来越多的装备精良的小国到新兴的军事大国”,从苏联人到“其他潜在的敌人”,都要加以注意。总之,要根据今后20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同情况、不同地区国家,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的武力和武器(从不断改进的、精确的、起战略作用的各种常规武器、非核武器到战略核武器),实行“有区别的威慑”。报告Ⅰ的作者们正是根据上述未来20年(几十年)美国战略环境的不断演变、剧烈变化、越来越趋于复杂这样一个根本的战略估计,认为美国的国际战略必须具有长远打算,加以总体规划,作出必要的调整。
里根的报告Ⅱ,则认为美国所处的时代是“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具有四个特点或主要趋势:①始于70年代末,美国对西欧和东亚已不再拥有经济上占压倒优势的地位。这种经济实力的调整很可能持续到90年代,东亚工业国家的经济,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发展。②苏联大规模加强军事力量——每年把占国民生产总值15%—17%的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这一点在今后几年内将继续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③方兴未艾的军事技术革命;美国及其对手双方的军事领导人员都在重新考虑现行军事理论和军事力量的结构,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④经济力量和先进技术(包括军事技术、核技术)向第三世界的扩散。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中烈度和高烈度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至于低烈度冲突早已此伏彼起,打之不已。报告Ⅱ就战略问题所论列的范围比报告Ⅰ要远为宽广;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和防务政策合成美国的总体战略。在谈到防务政策时,里根同样强调“威慑力量是我们对付常规及核侵略的军事战略的基础”。目标着重点还是对着苏联,而没有明确提到所谓“区别威慑”。
从两份报告来看,在美苏关系上、在美国当前和长期的对苏战略思想上,概括起来提出了三个概念。第一,美国的主要对手还是苏联,而在里根的报告Ⅱ中则较为更明确、更强调。第二,苏联并不是对美国的唯一威胁,两份报告都提到美国要对付今后20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剧变中的所谓“新崛起的军事大国”。第三,“对话是补充”——主要是指同苏联。两份报告都认为,苏联的对外政策随着苏联的改革有可能变。因此要“欢迎(苏联的)真正的变化”,“我们的战略继续强调实力、对话和现实主义诸原则”。这最后一段话似乎与苏联的“新思维”有了某种吻合。
在过去40年里差不多所有的军事冲突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在同一个时期里,美国直接间接卷入的战争也都是在第三世界。由于美国过去主要是为了应付苏联发动世界性大规模进攻的紧急事件,这就使我们对第三世界的冲突准备不足。美国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在辽阔的第三世界(首先是几个要害地区)来对付主要对手苏联、以及可能的“潜在的敌人”或其他明显的较小的对手,以“保护美国的利益”。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战略调整的设想或动向。
两份报告都提到中国的未来影响,作出了对中国的战略估计。值得注意的是报告Ⅰ突出地提到中国到了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经济大国,而且将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对中国经济力量的评估,很自然地会激励我们特别是遇到前程还有不少困难的时候不要“妄自菲薄”,但是主要还是持稳重戒慎、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妥。不忙于去搞一番“模糊数学”的测算,还是根据中央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政策,艰苦创业、奋发努力、精益求精、埋头实干为佳。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Ⅰ发表的前后,美国已经有一些人在考虑一个长远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地位如此提高,究竟对“世界”是否更安全?提一下这个情况有好处。即我们在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时候必须密切联系我们的国际政治环境,即人们在怎样看待我们,心里要有个数。
现在的确有些国家(当然包括美国在内)、有那么一部分人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敌人”。这显然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误解,是缺乏正确的战略思想、远见卓识或真知灼见。我基本上欣赏、赞同上面曾部分引述的里根总统在报告Ⅱ中所讲的有关中美关系的一段话。“一个强大的、安全的和现代化的中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我相信或者说我希望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他作为美国总统、总结8年的实践经验、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一个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