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邓旭初就大学创收问题提出意见 主张学校办产业有固定收入 莫把创收担子压在教师身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邓旭初就大学创收问题提出意见
主张学校办产业有固定收入 莫把创收担子压在教师身上
本报讯 记者萧关根报道: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现中共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邓旭初日前对记者就高等学校创收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邓旭初说,最近,交大和另外一些大学都有人说,他们现在搞创收的做法就是邓旭初几年前主张和做过的。我可没有这种“超前思想”。我想要做的与目前一些人的主张并不一样。
邓旭初认为,大学要形成自己的产业,可以办工业,建立科研、教学、生产联合体,搞中外合资企业,使学校有固定的收入。这种产业是通过承接国家任务,转让、开发科研成果等方式来建立的,是由学校领导组织的。像现在这样搞层层承包,要系(所)、教研组以至教师个人都去挣钱,搞创收,势必分散教师的精力,影响教学和科研,使人心涣散,还会影响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完成。为了挣钱,大家容易偏重眼前利益,去搞些小玩意,结果教师很辛苦,收益不一定好。
邓旭初说,大学教师的收入应该在全国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以上,但要靠国家拿钱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目前要靠学校自己来解决,靠学校办产业增加收入。从上海交大过去几年试行自费工资改革的情况来看,是有可能做到的。不过这些事不要压到下面去。当然,如果各个系(所)、教研组有积极性,自己通过科技服务,教师通过业余兼职搞创收,增加收入,只要组织得好,对各方面都有利,学校也要支持。
邓旭初认为,大学建立产业,办企业,困难不少,有利条件也很多。在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大学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智力密集、信息灵通、同海外联系广的优势。如果学校有人敢于作主,抽出少数人员办这些事,就可以逐步把学校的产业建立起来,据邓旭初估计,只需从教职工总数中抽出3%的人,就足以承担这件事。绝大多数教职工照样能安心搞好教学、科研,还可以到这些产业中兼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