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普洱之乡的“误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普洱之乡的“误会”
本报记者 向兵
在花木葱茏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我们采访了居住在这里的2.5万布朗族人。
走进祖国西南边陲的这个普洱茶之乡,我们才知道,名扬中外的普洱茶并不产自云南省的普洱县;而中国茶叶中这一独特品类的产生,更是一种误会。
大约在清雍正年间,滇南群山的浩浩林莽中,走来了一队队的马帮。一串铃铛,一路山歌,马帮驮着从六大茶山收来的茶叶,急匆匆向首府和茶叶集散地普洱赶去。半个月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马帮先后来到了普洱。当人们卸下驮子时,发现里面的茶叶因长期日晒雨淋,加上密封之故,微微发酵后,竟生出了一种特殊的苦凉、馥香、醇厚之味。等候于普洱的各路茶商闻讯尝之,纷纷叹奇,争相抢购,并以其购得之地普洱名之。从而一种茶叶新品产生了。从此,“普洱茶”广行于世。对于当时的情景,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的《普洱府志》中留了这样的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勐海县,为当时“六大茶山”之一,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县内南糯山上有一棵已历经840个春秋的茶树王,它那依然年发新碧的老干虬枝,昭示着这里是茶树的天国,更向后人显示了一段悠久的人工种茶历史。而它的种植者,以及勐海和云南的最早种茶人,就是如今生活在勐海茫茫群山中的布朗人的先民,即史书所载的古代“濮人”的一支。从王副县长那里得知,勐海县58万亩耕地的1/4是茶园。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为直接出口的免检产品,其出口量占全省普洱茶出口总量的1/3,去年一年就有1.4万担。勐海茶厂的红碎茶、七子饼茶和滇红二级功夫茶,也分别是国优、部优产品。然而,这一切却与濮人的后裔无甚干系。这一历史的、民族的遗憾的产生,同样出于一种误会,一种经济发展方针上的误会。
汽车在树干铺就的密林山道上盘旋,4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万山丛中的布朗山乡。见到乡党委书记岩坎章,一提起“种茶”的话题,这位布朗族出身的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就喟叹道:“不管怎么说,在祖先面前我们是有愧的。”布朗人从早先居住的元江一带出走后,辗转迁徙,最后大多钻进人烟罕至的深山里定居了下来。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为了生存,种粮食成了头等重要的事。他们刀耕火种,撒一把,收一捧,世世代代为勉强果饱肚子挣扎着。解放后的几十年里,刚从原始社会末期走出来的布朗人,同样也被引进了“以粮为纲”的窄胡同。山民的汗水又都流进了玉米、旱谷地里。老祖宗留下的茶树凋零了,茶园也荒芜了。弄得濮人的后代吃茶还要向坝区的亲友们讨,县上的干部来布朗山蹲点,也得记着别忘了带茶叶。茶叶收成没有,农业的投入自然减少,靠广种薄收,粮食生产又怎能上得去。直到1980年,布朗山群众到了6月份,依然还得抬着人们称为“六○炮”的竹筒扁担,翻山越岭去粮管所购买返销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使布朗山开始从越穷越要多种粮,其结果是越想单一抓粮食反而越穷的误会中挣脱出来。政府免费提供茶籽,勐海茶厂在每个村寨设置专职茶叶技术辅导员,发展一亩山区茶,国家还给以25元奖励。在这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下,布朗山的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到去年全乡已种植茶树8000亩,人均半亩多。在和缅甸隔山相望的章加三队村,55岁的岩诺南,带我来到了他家种在山顶上的茶地。茶园里一垄垄茶树间距有致,枝壮叶茂,绿油油,碧森森。岩诺南指着茶地四周的灌木丛告诉我,这片茶地有30亩,是1983年以来陆陆续续开荒种出来的。1987年他采摘了已成熟的3亩茶地,除去自家留用和送亲友的,还卖了300来元。这个11口之家1978年从队上分得粮食3500斤,而去年他家“光收谷子就有110挑”,请来做翻译的林子老师解释道:“一挑50斤。”过去每年至少要从山外运进60万斤粮食的布朗山,现在不仅再也不为世世代代犯愁的糊口问题所困扰了,而且每年还要向山外调出粮食30万斤。
茶叶又回到了濮人的后代手中。岩诺南告诉我,现在他家人人“都会做茶叶”。在勐界村岩勐旺的竹楼里,12岁的玉甩叫对记者说,她7岁时就跟着家里人上山采茶了,前两年她还学会了揉茶,不过现在不揉了,家里已有了一台揉茶机。这个正在县民族小学上五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毕业后,她愿意上县职业中学的茶叶班。
乡党委书记岩坎章希望记者以后再来布朗山,看看布朗山的人均一亩茶。“到那时”,他自信地说道,“我们就可以骄傲地对人说,我们的祖先是濮人了!”(附图片)
万山丛中的布朗山寨。本报记者 向兵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