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坦诚合作结硕果——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孔雷飒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9
第7版(国际)
专栏:人物专访

坦诚合作结硕果
——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孔雷飒先生
本报记者 刘兆祥
1978年,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启的时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下简称开发署)率先来到了中国。10年来,中国同开发署的合作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注意。日前,记者在联合国驻华代表处访问了开发署驻华代表孔雷飒先生。
孔雷飒先生是联邦德国人,今年56岁,在华任职近5年。他热爱他的工作,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开发署作为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伙伴的代表,它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业务提供了最大的技术合作网络。从世界各国筹集资金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方面的援助是它的主要活动。
开发署对中国1978年开始执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一个作出了积极和务实的反应,同年与中国政府就方案达成协议并于次年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处。从1979年到1986年底,开发署向中国提供了9000多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完成了200多个项目。从1987年到1991年,中国将从开发署接受1.3亿多美元的援助,从而成为这个时期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受援国。
中国同开发署的合作项目北起黑龙江、南到南中国海;东起东海之滨,西到青藏高原。它们同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其中既包括地热资源开发、增加石油产量、提高轴承质量、染料研究与开发、遥感技术,又包括稻米、蔬菜与水产研究、农村太阳能利用、边远地区开发,还包括地震预测、气象预报、黄土高原治理等。
人才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当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10年来,开发署在中国进行的两期计划都把人才开发和培训放在重要的地位。仅在1987年,开发署就资助了 1130人出国学习和考察。
“引进人才同引进外资一样重要”,记者说。
“确实如此。在这方面开发署成功地执行了‘通过国外侨胞转让专有技术’(简称托克坦——TOKTEN)。”孔雷飒先生的脸上显得踌躇满志。
到去年年底为止,已有533名华裔专家回祖国服务,这是托克坦计划1978年执行以来一个国家回国人数最多的。
除华裔专家外,开发署还争取到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瑞士、瑞典、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专家和学者提供无偿服务。他们服务的领域不但有经济管理、国际贸易,而且还有大理石采掘和加工、皮革鞣制等。
华裔和外国的专家、学者经常深入到穷困和边远地区,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我们同中国的坦诚合作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孔雷飒先生如数家珍似地讲了很多事例,其中蔬菜和粉煤灰项目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餐享誉海内外,而蔬菜是中餐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蔬菜生产技术的落后和病虫的侵扰,菜农生产的蔬菜很难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81年,开发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了资金和设备在北京成立了蔬菜中心。这个中心着重培育防病抗灾品种蔬菜、提供优良菜种并改进了蔬菜储存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蔬菜中心在10种蔬菜的基础上已经培育和推广了27个优良杂交品种。北京郊区5万多名菜农学到了种菜新技术,他们的蔬菜产量和收入增加了20%。
上海粉煤灰项目已引起了国际广泛注意。中国的火力发电厂每年消耗约4500万吨煤,而有效使用率很低,只有12%,余下的大部分以粉灰形态飞向空中,污染了空气和环境。开发署资助上海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立了“粉煤灰利用研究与开发中心”。现在,这个中心把粉煤灰的利用率从最初的30%提高到74.8%。
这既解决了粉煤灰的污染问题,又提供了优质建筑材料。24个国家对此项成果表示了极大兴趣,仅在1986年就有150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参观了这个中心。
在结束采访时,孔雷飒先生以赞许的口吻说:“中国体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绵延不断的文明。它的一些科学技术对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非常适用。中国除向开发署捐款1000多万美元和1500万元人民币外,还向一些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因此,它既是受援国又是提供援助的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