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苏联反酗酒运动三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19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苏联反酗酒运动三年
郑园园
苏联开展反酗酒运动整整3年了。
3年前,当苏共中央作出“反酗酒”的决定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全国每年人均消费伏特加30升,居世界之首;全国人口的1/7,即4000万人嗜酒成癖或每饮必醉;每年有100万人死于酗酒;由于双亲酗酒,有1/6的婴儿出生时畸形、弱智或身体孱弱;恶性犯罪案件,90%和酗酒有关,森林、住宅火灾中,2/3是酗酒引起的。苏联人称酒为“绿蛇”,世代相袭的酗酒恶习,确实如毒蛇一般,侵蚀着苏联人的健康机体,吞噬着他们的灵魂,成为苏联社会的一大弊端。
苏联历史上,从斯大林到安德罗波夫,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发起过反酗酒运动,但终因积弊难除,不了了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能使西伯利亚的大河改道,却挡不住嗜饮伏特加的汹涌势头。
从1985年5月开始的反酗酒运动已经3年了,从执行情况来看,狂饮滥喝伏特加的“势头”似乎确是受到了遏制:半数以上生产酒类的工厂关闭或转产了,酒店只在午后营业5小时,而且根本不供应伏特加。一切官方宴会,包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国宴,只有果汁和矿泉水,因此,老百姓戏谑地称戈尔巴乔夫为“矿泉水总书记”。
政府对酗酒者采取了严厉的惩治措施,从罚款、取消奖金直至强迫劳动、解除职务、开除党籍。
舆论工具被动员起来了,报刊上揭露形形色色的“酗酒事件”:酗酒的园丁在机场纵火,乌克兰的一个中学生纵酒作乐时杀死了两个伙伴,莫斯科某军校上射击课时,酗酒未醒的学员发生枪斗,两名驾驶员酒后驾驶着一架轻型农用飞机兜风,一头栽倒在地……触目惊心的事实本身就是长鸣的警钟,胜过一切空泛的号召。
反酗酒3年,酒类销售量削减了一半以上,虽然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了,社会风气却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旷工现象约减少了1/3,犯罪率下降了,离婚的人也少了,中、青年男子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40岁以下年龄组的死亡曲线在往下降。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兴奋地指出:这场运动“拯救了几万人的生命”。
但是,反酗酒运动的任务远没有完成,阻力真不小。因为酒的零售量减少、伏特加提价,黑市上,私酿的劣质烧酒就被抬高了身价,套购转卖、牟取暴利的酒贩子也日益增多,因饮用劣质烧酒而中毒身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约50万名私自酿酒者受到处罚,警方没收了100万个酿酒器皿,销毁了400万升“家酿酒”。当“家酿酒”在黑市走俏时,商店里廉价香水的销量也猛增——酒鬼买来当酒喝;连牙膏也出现短缺——酒瘾难忍之时,可用来提神。更有少数人饮酒不成,转而吸毒。
戈尔巴乔夫承认,这场运动仍面临着“大量的、多方面的工作”。观察家们指出,反酗酒,是一场持久战,政策上和行动上的任何一点放松或失当,都可能会使“伏特加之潮”在苏联大地上重新泛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