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没有货主的“货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0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没有货主的“货物”
本报记者 史克栋
在意大利北部西海岸边卡腊腊的马丽纳港锚地,停泊着一艘货轮,舱内装着11000个大铁桶的“化工产品”,总重量为2100吨。这批货一年前从这里发出,3次易船,行程数万海里,到过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又回到了原处,货单上原来的发货单位变成了收货单位。这是一次奇怪的“货物”旅行。
意大利的化工工业著称于世,化工产品在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为什么这批“货物”去而复归呢?事情是这样的:米兰的焦利·瓦克斯公司,专门从事工业废料的处理业务。1987年2月6日,这家公司将一批工业废料贴上“化工产品”的标签发往非洲吉布提的一家公司,由马耳他“林克斯”号货轮承运。可是,有人事先“告密”,吉布提拒绝收货。“林克斯”号船接到指示,将货转运到委内瑞拉,货到岸没几天,人们无意中发现这批货实际上是含毒的工业废料。委内瑞拉也拒收,将这批货装上了塞浦路斯的“马基利”号船,开往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可是,消息又走漏,叙利亚不愿让这批含毒废料污染自己的领土,这批“货物”转到叙利亚的货轮上后,想在希腊停靠,也遭拒绝,最后轮船回到原发货点——马丽纳港。
可是马丽纳港也不让船靠岸,船不得已在附近的锚地抛锚。经专家检查,桶内装的是药品、化肥、农药、油漆等化工工业的含毒废料。在海上经过一年多颠簸,有些铁桶开始泄漏。船上臭气熏天,已危及18名船员的身体健康。
有关人士认为,工业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垃圾”的主要原因是:一、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二、第三世界国家处理废料费用低廉。
该货船已在锚地停泊了两周,进退两难。原约定船的租金由收方支付,可眼下却没有收方。船长叫苦不迭,“物归原主”真难啊!目前,卡腊腊地方有关部门正在审理此案。
(本报罗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