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若是章,便不是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0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若是章,便不是句”
路侃
如果现在有谁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情节来批评《红楼梦》专写男女私情,恐怕不会有人同意。但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思维方法的表现,这种现象还是经常出现。几年前,对于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有人就以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私情有碍道德而认为不宜播放。最近,在有关电影《老井》、《红高粱》的议论中,也有意见认为它们是在专门描写中国的落后和愚昧。
作为一家之言,这种意见不无存在的理由。但是从《老井》或《红高粱》的作品实际出发,这种意见却未免失之偏颇,它忽略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整体性。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它创作的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在审美认识中,作家总是围绕一定的美学理想而对纷纭的生活现象有目的地分析、取舍、加工,形成服务于一定创作目的的素材群。在艺术构思中,也是从整体性出发,继而串连各个意象,达到一个新的组合。如中国画的“先定气势,次分间架,次布疏密,次别浓淡”。在物化表现中,作品中的一切物质材料——文字、线条、色彩、声、光等,都成为整个艺术形象的一部分,而不具有独立意义。在欣赏中,人们也总是首先从整体上感受艺术品的效果,继而才能细细品味其中各个细节的奥秘。优秀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一定是相互联系的,在这个意义上,金圣叹曾说,“若是章,便不是句”,更不是字,“一部《西厢记》只是一章。”列宁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孤立地评说其中的丈夫外遇、妻子不忠的情节,却通过这些情节感受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代变革的风貌。
说到电影《老井》和《红高粱》,应该说,无论是在艺术表现的整体性上,还是在欣赏感受的整体性上,它们都比初期的探索性影片有了较大的进步。《老井》中那苍凉的土地,贫瘠的山梁,破旧的农窑,文明与愚昧的冲突,都是影片整体所表现的中华民族为生存不屈地抗争的一部分。没有这些落后破旧的场面,又如何能表现出那种民族不屈精神的震撼力呢?《红高粱》里,人物的粗鲁和生活的穷困,也并不是单纯地展览落后。透过这种对于生活真实的追求,我们可以鲜活地感受到那种在苦难中充满昂扬和勃发的生机,那种民族的生命力。尽管影片的这种整体意蕴还缺乏历史的厚度,但它毕竟形成了有积极意蕴的整体。我们不能离开整体性的规律而以个别场面、情节或现象去评价或苛求艺术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