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本报评论员
国际招标公司索赔高档轿车这件事,已经受到通报批评,本报今天予以公开揭露。
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也没有得逞,但是性质是很严重的,假索赔以营私,丢了国格人格,其影响是恶劣的。如果不坚决制止这种经济活动中的不法行径,就无法维护我国合法的经济利益,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监察部和经贸部认真查处这件事,是必要的。
一个时期以来,不正之风蔓延,屡禁不止,有人叹为顽症,苦无良药。许多人头也摇了,气也叹了,末了只能逐渐麻木,见惯不惊。倒好像不正之风成了无所惧怕的大力神,谁也奈何它不得。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公开批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搞不正之风的人,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做贼心虚,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怕法律、怕舆论,怕群众,怕很多东西。新民谚说道:“不怕通报,就怕登报”,说的就是搞不正之风的人怕舆论,怕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让他在群众面前“曝光”。
阴暗的东西,拿到太阳底下就蔫了。把我们一些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公开地在报纸上予以揭露,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增加开放程度,加强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像国际招标公司索赔高档轿车这样的事,如果只是内部通报批评,脸红一阵,“沉痛”一阵,也许就过去了。一旦登报,众目睽睽,要想再犯就得考虑考虑了,同时还可以教育更多的人,起到更大的惩前毖后的作用。舆论的力量,就在于其公开性、群众性,这是内部通报所不及的。我们应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民主之光,打到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身上,让他们没有藏身之地!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本报将根据十三大的精神,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