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个体采金者滥采乱挖哄抢盗窃 峪耳崖金矿遭到严重破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1
第2版(经济)
专栏:来信

个体采金者滥采乱挖哄抢盗窃
峪耳崖金矿遭到严重破坏
编辑同志:
近两年来,河北省宽城县境内的峪耳崖金矿周围有近2000农民采金,其中80%属无证开采。有些人或明目张胆地拦车哄抢,或强占采矿作业区,破坏生产设备,炸毁井下保安矿柱,拆除防洪堤坝,严重地破坏了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去年11月以来,这种状况更趋严重,致使这座年产近万两的国营重点黄金矿山濒于停产。
从1980年到1987年5月底,个体采金者开采的坑口已达100多个,其中有80多个对矿山的地面建筑、井下设施和矿山资源造成严重威胁。据地质矿产部门不完全统计,该矿已损失储备矿量23万吨,损失金属量相当于日处理500吨矿量的大型选矿厂全年的黄金产量,至于被迫闭坑的矿场,其损失无法计算。
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公开盗窃金精粉,去年以来,已发生6起重大盗窃案,查收金精粉10吨。
由于哄抢盗窃活动猖獗,该矿的生产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去年以来,该矿八坑四中段主运输巷道450米处被盗矿村民强行封闭后,巷道里大量的生产设备被掩埋,总价值达56万多元。
与此同时,矿区安全生产也受到威胁。村民采矿打眼放炮无时无点,既不通知矿方,也不发信号,矿山井下生产经常被迫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不法分子多次将点燃的炸药包放在护矿队巡逻的路上,或携带、或点燃雷管炸药对干部职工进行恫吓。
峪耳崖金矿遭到严重破坏后,该矿曾多次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但得不到妥善解决。矿部只得动员矿机关和生产车间干部工人全力投入护矿,生产处于停产状态。矿领导和工人们恳切要求记者向上级反映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依法严惩破坏生产的犯罪分子,使矿山早日转入正常生产。窦广生
(矿业纠纷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峪耳崖金矿可谓典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乡镇个体采矿异军突起,不仅对农村的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成为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补充或主要来源。于是,一些地方领导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对乡镇个体采矿疏于管理,对纠正矿业开采中的违法行为没有积极性。
可见,在矿业纠纷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主要症结是如何调整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利益,这是《矿产资源法》目前所无法解决的。近年来,这类纠纷解决得好的地方,大都是省里有关领导下决心,花气力,亲自监督整顿。我们期待着峪耳崖金矿的情况能尽快引起河北省有关领导的重视,使之早日妥善解决。——编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