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人过中年想什么?——一份非正式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人过中年想什么?
——一份非正式的调查报告
展凡
近几年,我去各地讲学、开会,曾同北大、南开、北师大、华东师大、中国社科院等16个单位37名50岁以上有高级职称的同行座谈、聊天。因为相知多年,大家都讲了心里话。
“命途多舛,丹心一片”
我们这些过中年未到老年的知识分子,在建国前后大多是20岁不到的青年。我们热爱真理,追求光明,向往革命,有事业心,是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第一批大学生。如果当时一直有现在这样的政治环境,本可以适时地发挥自己的才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不幸的是,从青年到中年,整整20多年,我们一直是大小运动的对象;我们在灵与肉上所受到的折磨深重;我们的生命几乎有一半是在无休止的大小政治运动中作为“运动员”度过的。所以,我们戏谑自己是只活了半代的人(简称“半代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政治生命复苏,我们的事业心重振。虽说不堪回首话当年,但感慨之余,从无怨艾之情;面对满目“疮痍”,而信念弥坚。
“命途多舛,丹心一片。时不我予,鞠躬尽瘁。”这就是我们心境之写照。
工作、生活“两头沉”
先说工作负荷重。老一辈知识分子受制于自然法则,多数人已上不了讲台,站不了实验室,跑不了图书馆,带不了研究生。因此,我们这“半代人”既要讲课、搞科研,又要带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还要兼任行政职务,工作之重,难以言状。
再说生活困难多。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多是建国初期定下来的,相对而言,工资比较高,住房也较宽敞,不存在因子女升学、就业而苦恼的问题,现在又赶上好日子,所以生活上一般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这“半代人”则大不相同。当年参加工作时,工资起点低,后来又遇上工资调整冻结,二三十年来,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一直过着绷绷紧的日子。住房困难,四五口之家,一般只有30平方米左右。我们这种年龄的人,都有儿女升学、就业等问题,而且都不容易解决,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心情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惆怅。
“人过中年”的这种“两头沉”的处境,有关方面却关注不够。
“中青年时不用,过了中年嫌老”
我们这“半代人”在中青年的时候,是改造的主要对象,一直在“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大都没被很好使用。春回大地,中年知识分子是落实政策的重点,老一辈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而“人过中年”的知识分子却鲜为人所关注,积极性怎能不受到挫伤?这表现在:提干、评职称、出国进修、评选先进等,都有年龄框框,中青年处于优势地位;政协、学会等组织,都以老一辈知识分子为照顾对象。从培养人才的战略观点来看,重视对中青年的培养,这是不难理解的;对资深望重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给予妥善安排,也是必要的。但“人过中年”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肩负着中、老两代人所不能替代的重担,其社会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几乎被遗忘似的,处于“使用嫌老,退休尚早”的地位,这就难免令人有“生不逢时”之感慨。其实,我们的年龄正处于智力发展的第二黄金时期(50—60岁),为什么不可以创造一个老、中、青各得其所的局面呢?
“也许是奢望,我们要时间”
我们现在最迫切的需要是时间。我们失去了整整20多年的时间,而留给我们可用的有效时间只有8年—10年。对我们来说,时间的确就是生命。希望能根据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需要,给我们配备短期助手,以节省耗费在科研后勤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规定“学术假”,以便集中时间和精力用于著述,把人民给的知识早日还给人民,免得无效地带进棺材里去。
我们这“半代人”,说老实话,对今天的处境的确有些想法,但自知重任在身,尚能以大局为重,常以“白头未敢偷闲,只因吐丝未了”自勉!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校长联络顾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