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信阳地区开展“党员评格”活动 九十名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1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信阳地区开展“党员评格”活动
九十名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
本报讯 记者李德民报道:中共河南信阳地委近几年来通过试点在966个基层党支部中开展“党员评格”活动,按党章规定,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今年以来,已有90名被劝退或除名。这一活动受到全区20万名党员的欢迎。
信阳地委在整党中虽然也处置了一些不合格的党员,但存在偏宽偏松现象。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些不合格的党员,群众说他们“挂着党员牌子,不像党员样子”。开展“党员评格”活动,就是以党章规定为标准,民主、公开地评定每个党员够不够格。“评格”不同于过去整人的“运动”,也不同于泛泛而论的“评议”,而是把思想教育和组织处理结合起来,进行经常性的党的建设,克服过去教育而不处理或处理而不教育的片面性。
“党员评格”活动,每年结合年终总评进行,先后分为三步进行:一是学习文件,对照党章,明确党员标准。二是评定党员够不够格,先由个人总结回顾,再在党小组或党支部会议上汇报,然后集体评议,可以面对面,也可以背靠背,也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三是由党小组长或支部书记介绍每个党员评格和鉴定情况,支部大会进行分析,确认党员的格次,并填写鉴定表,最后报上一级党委或总支审批。为了教育大多数党员,也为了坚决而妥善地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评格”中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不合格四个格次,给基本不合格的留下机会,使不合格的出党心服口服。
在“党员评格”中,他们坚持党员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老党员和新党员都要受到评定。在“评格”中,严格掌握政策界限,把除名的同因为违法乱纪被开除党籍的区别开。
开展“党员评格”活动,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变党员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打破了过去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像进了“保险箱”的心理定势。同时,开展这一活动,也变党员“封闭型”管理为“开放型”管理,加强了党内外民主、公开监督,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