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千湖之省水污染渔业资源告急 有关专家不断大声疾呼 环保部门要求采取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千湖之省水污染渔业资源告急
有关专家不断大声疾呼 环保部门要求采取措施
本报讯 记者谢联辉报道:“千湖之省”的湖北,江河渠道纵横,有养殖水面928万多亩,是全国商品鱼重要基地之一。1986年全省鱼产达到4.52亿公斤,吃鱼难问题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各种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多,致使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不仅渔业产量、鱼肉质量明显下降,还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有关专家认为,湖北省保护渔业资源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据统计,全省约有30%的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严重污染的占10%左右,许多湖泊因严重污染或被填,名存实亡。3000亩的二里七湖因污染严重彻底报废,青山湖已有3900亩被填,流经江陵的52公里豉湖总干渠被沙市市工业废水污染殆尽,江陵县荆州护城河500亩水面鱼虾几乎绝迹。1978年至1984年投资6000多万元开挖精养鱼塘21万多亩已有4万多亩遭受严重污染。
环境保护部门分析,湖北省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江、湖、河、渠水域的污染还将加剧。从表面看,随着科学养鱼方法不断推广,渔业产量有所上升。可是有关专家认为,目前鱼市场繁荣背后潜伏着危机,水域污染与渔业产量减少以正比关系上升。流经黄陂县的府河及其水系湖泊受到污染后,天然捕鱼量由最高年份的312万公斤下降到1985年的37万公斤;汉阳县境内的东荆河最高捕鱼量50—80万公斤,受汉阳造纸厂等单位污水污染后,1985年捕鱼量只有1万公斤。
严重污染给渔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使渔业纠纷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因污染造成鱼急性死亡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在3000万元左右,每年渔业纠纷有100起左右,且正在逐年增加。
有关专家最近向湖北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及早对已被污染的渔业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对排污严重的单位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来自农村的各种污染源采取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办法,使渔业纠纷有法可依。
国家环保局负责同志收到专家呼吁后立即批示,要求湖北省环保部门强化环境管理,同时希望各级政府支持环境管理部门按照法规标准,行使监督管理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