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中国不再是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2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不再是龙
严家其
1988年以来,中国的城乡刮起一场“龙卷风”。“龙灯会”、“龙舟赛”、“龙之歌”、“龙杯奖”;“龙宴”、“龙餐”、“龙菜”、“龙点”,还有遍布在旅游系统饭店的房顶、门廊、大厅、圆柱上的金龙、银龙,怒目圆睁的龙,巨口大张的龙,飞腾着的龙,盘踞着的龙,因接上了电灯泡而一亮一灭的龙……龙正被80年代末的中国人奉为传统中国文化的象征。
但是,龙究竟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呢?
张牙舞爪、金碧辉煌的龙的形象给我的直觉仍然是皇帝权威或不受限制的权力的象征。就算把它说成是象征了中国文化,也是传统中属于糟粕的一部分。把一个以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为目标,正在奔赴现代化的共和国比作龙,我感到很不恰当。中国的形象不应是披金挂银、珠光宝气、咄咄逼人的龙。中国的形象,应当是谦逊的、平凡的,她辽阔、贫瘠、坚韧、勤劳。中国的富强用不着靠扮作龙形的神的佑护或激励,而要依靠亿万人民扎扎实实地改革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靠建设一种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靠老百姓的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
我以为,对当代中国来说,极为宝贵的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而且应该是超越于国界的、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价值和观念。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一个日益开放的中国,她再也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陶醉于云雾缭绕的“龙的文化”中故步自封了。对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龙,对忽隐忽现、虚无飘渺的龙的崇拜,是一种现代图腾崇拜。对于某些中国人来说,似乎不崇拜什么就手足无措,但正是这种崇拜在不知不觉中使中国偏离世界文明的大道。龙究竟是什么?在“动物”世界中,它是君临兽众之上的统治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象征。唯我独具、唯我独尊、将自己处于世界中的特殊地位,而不是国际社会中普通的一员,这种心态在龙的形象中毕露无遗。“龙的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我意识,把中国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不过是陪衬,是蛮夷,是普普通通、无法神化的熊、鹰、牛、象。这正是潜藏在某些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外部表现。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大力倡导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求实精神的1988年,会出现这种由无知、自卑而折射出的盲目的妄自尊大?
确实,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权威崇拜还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潜意识中纠结不去,而龙正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个人权威的象征。当然,任何社会都需要权威。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们的权威是由于他们卓越的才智和辛勤的劳动形成的,而人民的推戴与尊重是因为他们有功于祖国、有功于人民。特别要强调的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非人格化的权威,需要用法律的权威来代替龙所象征的权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政党、企业、社会团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应当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几千年来,人格化的权威崇拜对中国老百姓而言已如穿衣吃饭般视为当然,它所派生出的长幼尊卑、长官意志、人身依附等等,给中华民族的成长造成的损害,恐怕还没有被人们所广泛认识。其中最可虑的是在这一精神状态中形成的惰性——因循、苟且、推诿、附就。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本来应当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可以自行决定的事务,人们却畏畏缩缩,不敢作主。“请示病”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龙的文化”使我们太习惯于等待上级的行政指令。由于一级一级的行政指令,以至某些互相矛盾的指令,使法律所允许的“选择性规范”失去了实际效用。没有选择就没有创造,选择自由是一切创造的前提。法律除了“禁止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外,还给予我们以选择的自由,“龙的文化”则取消了这种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社会当然难以迅速进步。当我们陶醉于龙的现代图腾崇拜中时,我们或许忘记了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而在亿万人民头上悬一条张牙舞爪、威力无边的“龙”,使人们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性,放弃了对应当由自己作决策的事情的决策权,而沉浸在仰仗权威恩赐、希望上天降福的迷醉情绪中。我们需要改变“龙的文化”所代表的权威崇拜的观念,使各级政府、各个企业以及每个人都承担起在他自己决策范围内的决策权,在法律“选择性规范”许可的条件下自行决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中的错误。
作为一种节日欢庆方式或招徕顾客的生意经,无论是“龙灯会”、“赛龙舟”,还是“龙杯赛”,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在今天,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和封建传统仍未割断,虚张声势的龙千篇一律,泛滥成灾,它浪费我们的精力,麻痹我们的意志,使我们自满,使我们陶醉,也使我们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中国太陶醉于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太陶醉于“马王堆”和“兵马俑”,太陶醉于“龙的文化”了!不求上进的中国,故步自封的中国,守残抱缺的中国,把龙看作是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当它挨打时,就只配在痛苦中呻吟。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不是“龙的传人”。中国的统一怎能求助于“龙的文化”和“龙的传人”呢?中国一定会统一,其前提在于整个中国文明进步、民主富强。“龙的文化”并不能造成中国的统一,相反龙的唯我独尊阻碍了中国的统一。
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神是完美的,神就是人的理想化形象。人的能力有限,人在性格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良好的政治制度就是要考虑到人不是神,因此“要用制度来约束人”。理想化的龙的观念显然完全不同。把龙理想化,实际上就是在人们观念中灌输尚有人间主宰的思想。宗教需要迷醉,需要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中使人们感到满足,理想化了的龙,正是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需要。
科学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敌人,科学需要用确切的、明确的语言去叙述,即使对周围世界中存在的“模糊”、“紊乱”和“不确定”现象,科学的使命在于用理性去认识它们。对科学来说,凡是不理解的事物都可以理解。在科学面前,没有一个具体问题是不能解决的。而“龙的文化”只能使我们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概念游戏中陶醉和满足。
我对那一大堆非艺术形象的“龙”深为反感。龙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腐蚀剂。龙制造迷醉,使我们不求上进!使我们故步自封!使我们妄自尊大!使我们守残抱缺!它在中国人的精神里盘踞一天,中国的现代化就被阻滞一分。科学不会把人引向迷醉,真理总是朴素的,不像龙那样故弄玄虚,不可一世。中国不再是龙!我们也不是龙的传人!我们是中国大地的儿女!我们要振奋起来,走出祥云缭绕、雾霭升腾的龙的世界,依靠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来创造中国的未来。
(摘编自《世界经济导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