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新发现的老舍英文书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2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新发现的老舍英文书信
最近,经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美籍客座教授罗斯·盖罗特(高美华)女士的大力帮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善本和手稿图书分馆发现了一批珍贵的老舍资料,其中有老舍先生写的英文信件47封,始于1948年4月,止于1952年10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批老舍和美国友人的通信,披露了许多重要的文学史料,对研究老舍40年代末在美国的创作生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全文将在《十月》杂志发表。下面选登其中两封。——译者

亲爱的劳埃得先生①:
非常感谢您4月21日的信。
关于继续出版我小说的英译本的问题,我唯一感兴趣的是目前我正和浦爱德小姐②合译的一部长篇③。这是一部长达100万汉字的小说,前两部分已在上海出版,第三部分还在写,希望能在两个月内赶出来。书中讲的是8年抗战时期北京的事。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至于出英文版,我觉得很有必要作一些删节,至少去掉20万字。
虽然有一次阿穆森先生④让我和雷诺先生⑤签个合同,但到目前为止,我尚未和任何人为出版此书达成过协议。如果我们能找到其他人出版,我当然也很高兴。
浦爱德小姐出生在中国。她出版过两本拥有版权的关于中国的书⑥。她看不懂中文,但听得懂。我把小说一段一段地念给她听,她可以马上译成英文,这是我很愿意与她一起工作的原因。
然而,她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为了尽可能多地保持中国味儿,她常把英文弄得很不连贯。我给赫茨小姐看翻译稿的前十章时,她告诉我最好立刻停止和浦爱德小姐一起干。她认为浦爱德小姐的英文很怪,她说如果我继续和浦爱德小姐一起翻译下去,就有必要请第三者对文字再进行润色。如果真是那样,事情就复杂了。这恐怕也是雷诺先生认为签约还为时过早的理由。
为了这件事我征求过沃尔什夫人⑦的意见。她看完前十章后,认为我还可以继续同浦爱德小姐一起工作。她还说她很喜欢这个故事,文字上的问题可以交给一位称职的编辑去处理。
这些是我眼下能告诉您的全部情况。希望我们能及早地面谈一次。致以最良好的祝愿!
忠诚的舒舍予
(1948年4月22日)

亲爱的劳埃得先生:
非常感谢您1950年8月9日的信。
那个五幕话剧⑧现已交给一位导演,估计9月就能公演了。我的另一部短剧也可望于今年12月公演⑨。北京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已经成立,我担任主席。我现在要干的事太多,实在是太忙了。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不过最近两天凉快了一点。市场上梨、苹果、桃子很多。我的小女儿(小立)除了苹果什么都不吃,她晚上还要在床上藏几个苹果。
北京现在很好,通货膨胀已经过去,人人都感到欢欣鼓舞。食物也充足。人们开始爱新政府了。
关于哈科克和布雷斯公司⑩提出的共同分享额外编辑费的问题,我看我们应该同意,他们支出得太多了,我们要帮助他们。
请将随信寄去的短信和15美元寄给罗伯特·兰得先生?。地址如下:(略)
非常感谢!
向您夫人和女儿问候!
致以最良好的祝愿!
忠诚的舒舍予
(1950年8月26日)注释:
①老舍在美的第二任出版代理人。
②艾达·浦鲁依特,美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浦爱德是她的中文名字。抗战时期曾在美国募捐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老舍的帮助下完成了《四世同堂》一书的翻译工作。她看不懂中文但听得懂,所以由老舍亲自给她念手稿。
③指《四世同堂》一书。
④《离婚》和《鼓书艺人》英译本的责任编辑,1950年以前在雷诺和希契科克出版公司工作。
⑤雷诺和希契科克出版公司经理。
⑥指《在中国的童年》和《殷老太太:北京生活回忆录》两书。
⑦即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
⑧指话剧《方珍珠》。
⑨指话剧《龙须沟》。
⑩这家公司1951年出版了《四世同堂》英文版,1952年出版了《鼓书艺人》的英文版。
?老舍接受“作家指导”的邀请加入“美国作家协会”,15美元系会费,短信中请兰得先生将有关文件及通知寄到北京文联。
舒悦译注
(以上信件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