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双向选择好政策应配套——上海高校毕业分配新做法与新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双向选择好政策应配套
——上海高校毕业分配新做法与新问题
新华社记者 郭礼华 刘军
4月下旬,上海交通大学的尔乐厅门庭若市。这座学生食堂从早到晚人员川流不息,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家用人单位在这里“摆摊”洽谈,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
记者在这里看到:无论是国家重点项目、边远地区的摊位,还是带“外”字头热门单位的摊位,几乎都围着十来名学生在问长问短;“摊主”则一个劲地向他们介绍本单位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要求,并当场面试,从中挑选“中意人”。新疆电力工业局一位从事人事工作30余年的女干部,因为信息知道太晚赶了个“末班车”,招聘最后一天才从乌鲁木齐乘坐飞机来到上海交大“摆摊”,立即有3名毕业生前来应聘,而往年类似这样偏僻地区的冷门单位几乎无人问津。上海交大学生处一位负责干部介绍,短短6天时间,已有600余名毕业生与企事业用人单位当面洽谈后“喜结良缘”,占全校应届毕业生的1/3还多。
让用人单位同毕业生直接见面,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和意愿,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招聘应聘人才,这种不靠行政分配手段的“双向选择”是上海高校今年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大特色。据悉,今年上海51所高校共有毕业生27102人,其中本科生18413人,专科生8689人。除15%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以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需要和部分紧缺专业毕业生的合理分布外,其余85%全部放开,由学校自主分配。因此今年以来,绝大多数高校举行了这种供需见面会,由用人单位择优选择学生,学生自由选择用人单位。
“双向选择”是高校毕业分配管理制度的一场深刻变革,必然引来议论纷纷,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不好倾向。一些应用性较强学科如经济、金融、外语等,特别是涉外专业的毕业生对这种分配表示乐观,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数学、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则产生了恐慌。不少来自边远地区和农村的毕业生更是担忧。尤其是目前社会上尚没有形成人才供需网络,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给学生自寻职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复旦大学数学系有一名毕业生自找门路,下苏州、跑无锡,还发了30多封自荐信,结果却一无所获。华东师范大学曾把一些成绩平平,但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对方则认为学校有意在推销“次品”。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化工学院有些学生整天忙于寻找去向,东奔西跑,影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些教师对此颇有意见。
“谁有后门,谁就有好职业。”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不正之风钻了双向选择就业的空子。据一所大学调查,一名有“门路”的学生投亲访友,口袋里藏有五张用人单位的招聘书,搞所谓“五角恋爱”,从中择优。而没有门路的学生则“死蟹一只”。学生们认为,“门路决定出路”,关系不硬也会一筹莫展,这种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有的学生还愤愤不平地说:“过去国家统一分配至少自己还能乘乘大篷车,现在有的乘飞机,有的坐小汽车,而没门路的恐怕连独轮车都难乘上了。”
女大学生分配难显得更为突出。有一个单位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一名教师,指明必须是男生,学校推荐了四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仍执意不要。
记者最近走访上海市高教领导部门,还同一些大学负责毕业生分配的干部、教师和应届毕业生交谈,大家普遍欢迎这种“双向选择”制度。他们认为高校毕业生分配引进这种竞争机制,就能使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适时了解人才供需状况,促进人才的合理有效使用。同时也使学校了解到社会对专业和毕业生规格的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但这一新事物还很不完善,他们建议尽快配套政策措施。
他们认为,学校与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地使人才供需信息透明畅通,使双向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展开真正公平的竞争。据了解,目前上海各高校有的开设了人才咨询部,有的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选择职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开展大学生人才预测调查论证,为各门学科的毕业生需求量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还主张采取特殊政策,鼓励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去工作。现在,有一些毕业生把眼光投向了合资企业、沿海开发地带;至于愿意去边区、内地和乡镇中小企业的人微乎其微。这种不尽合理的人才流向,需要加以引导。为此,今年上海对去乡镇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实行优惠政策,允许户口挂在市区、档案材料留在县里,乡镇企业工资待遇不受现行制度限制等。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育部门正在酝酿成立政纪检查组织,各高校则由纪律检查部门负责监督和纠正毕业分配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毕业生自找的用人单位,必须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实行公开平等竞争,以杜绝“开后门”等类不正之风。有些高校还允许女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自寻职业,自谋出路。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