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开辟协商对话渠道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东莞定点定日接待来访群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开辟协商对话渠道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东莞定点定日接待来访群众
本报讯 广东省东莞市各级领导把“政通人和”作为振兴经济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立了领导每月定点定日轮流接待来访群众的制度,通过直接同群众对话,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作为协商对话的一种形式,吸取群众智慧,实施民主监督。
领导直接出面为来访群众排忧解难,是领导接访日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12月15日,莞城105名成衣个体户联名写信并由5名代表来到市里上访,反映他们每人已进了成衣货1万多元,准备春节前供应市场,但接到市城建办通知,因建街心公园,要他们在12月底前迁移到别处,他们担心摊档迁移到新地方后,群众不熟悉,货卖不出去。所以要求市领导体谅他们的难处,让他们在原地延长摆卖至春节。接访的黄发副市长问明情况后,当即找抓市政建设的刘树基副市长和抓城镇工作的王德恩副市长商量,组织市信访办与城建办联合到实地了解情况,丈量土地,并召集了市工商局、莞城工商所和莞城个体协会会议,决定在不影响街心公园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划出地段,让个体户在原地方设摊延长两个月,到春节后第5天才搬迁,使个体户的成衣货及时供应市场。个体户们纷纷感谢市长们对他们的关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强了,对各项工作的建议增多了,接访领导通过直接同群众对话,吸取群众智慧,并以此接受群众监督,减少和避免工作上的疏漏和失误。前不久,常平镇桥沥管理区马屋村一个姓马的老年农民专程到常平镇政府上访,提出责任田15年才调整一次,不符合当地农村实际,要求适当调整责任田。当天接访的镇党委书记陈润松耐心地听取了这个农民的意见,觉得这个农民反映的意见很有代表性和现实性,迅速布置党委领导成员分头到各个管理区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户都有调整责任田的要求。党委尊重群众的意愿,决定在群众自愿和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协商,适当调整承包土地,以解决农户人口增减而责任田定死的矛盾,并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冯章 方毓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