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艺术理论的新探索——读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3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艺术理论的新探索
——读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
江曾培
文贵创新。我一贯推崇英国启蒙主义时期诗人杨格说过的一句话:文艺作品要为文艺王国增添新的版图。不过,“要为文艺王国增添新版图”的,不仅是文艺作品,也应该包括文艺理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艺探索书系》第一批书目中的四本理论书——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劳承万的《审美中介论》,赵园的《艰难的选择》,以及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均属当前理论探索中的难能之作。它们在理论阵地上,各有自己的开拓。这种突破性的开拓,不但表现在对早已发现的真理作了新的延伸与扩大,而且表现在对一些传统的认识,作了有力的诘难与反拨。
这里仅说一下《艺术创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与《性格组合论》集中论述人物性格内部结构一个问题不同,它全面探寻文艺的基本规律,研讨文艺这一“工程”的奥秘。这方面,过去的论著、教材并不少见,但大同小异,基本框架是一个模式。具体内容一般都是这样三大块:一是关于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包括文艺与政治、经济以及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关系;二是关于文艺本身的特征和内部结构,包括形象、典型、方法等等;三是关于文艺的鉴赏与评论。《工程》的著者无意再“重复或摹拟这样的工程”,他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抓住艺术生命凝铸的契机,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与客观世界的各种奇异的遇合,由此作探讨“艺术创造工程”的入口,考察了“遇合”的层次,由“人事之法天”——真,到“人定之胜天”——善,再进到“人心之通天”——美;剖析了“遇合”的曲折性,点出了“遇合”的最佳状态——一种明净、澄澈的混沌:主体心灵安息在客观世界之中。面对着主客两方“遇合”的产儿——艺术作品,作者突出地论证了作品的意蕴,是作品的精神内核,并由此纵论了作品中的艺术眼光、人生意识、哲理品格、开发精神、深层心理。随后,他又着眼于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割性,“走向形式”,就感性直觉、象征、结构等问题作了些独创性的发挥。这样,《工程》就以“深刻的遇合”、“意蕴的开掘”和“形式的凝铸”三章,组成了不同于那种面面俱到、平行推进的结构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著者意犹未尽,更以“宏观的创造”一章作结,集中地论述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要求、目标,将前三章的内容又概括地“拎”了一下。他认为,适应并不永远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创造,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适应的打破,改变和谐而又停滞的粘着状态,把动态过程往前推进。”因此,艺术创造需要向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审美系统挑战,拓宽人们的心理结构,创造一种新的心理适应的人。
当然,《工程》的创造性,并不限于新的结构和框架,其结构和框架是由许多新观点、新认识支撑着的。比方说,艺术的中心总要表现人,《工程》就没有一般地重复这一人所共知的常识,而是进一步强调了“人生意识”。人生,是人的历史性的展开,是人的动态发展流程,离开这一流程,人就会变为显微镜下的那种横断切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人。“因此,现代不少艺术家已开始从热衷于描写性格及由性格派生的行动,转变为喜欢描写行为。只有行为系列,才能凝结成相对稳定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一旦凝结,又立即溶化在向前趋动的行为系列中。”
需要指出的,《工程》一书尽管充满着一种探索求新精神,文风却相当朴实清新。它对艺术的发展谈了许多新观念、新探索,都是娓娓道来,使人看了就懂,没有那种“以艰深饰浅陋”的现象。它对现代艺术谈了许多新体验、新感受,表现得浑洒自如,给读者带来一股扑面的清新之风。理论文章不仅有“理”,而且有“文”,有助于显示理论作者的风格、个性,从而对那种概念化、公式化、八股化的理论文体,是一种冲击和突破。《工程》这本书也因此显示它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
总之,“文艺王国版图”的拓展,是要由一批创造性的“工程”来开拓的。尽管它们在创造、拓展中,难于十全十美,甚至于美中还夹点丑,但艺术以及它的“母胎”社会、人生的希望,就在于打破那种“汉儒讲经,不求新知”的僵化、保守局面,多一点、再多一点“创造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