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3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近来,随着文学界的风气由热闹、纷杂而渐趋沉稳,人们重新用冷静、理智些的眼光审视我们周围的潮流、时尚。前些年一度被冷落的现实主义文学问题,被认为是一个应当立足今天的社会现实与文学成就,重新加以认识和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五届年会以“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历史地位”为主要议题。本届年会已于5月6日至10日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
许多与会者吁请文艺理论界在谈论有关现实主义问题时,应首先对它加以明确的限定:究竟是指一种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创作精神,还是指一种创作方法或手段;究竟是把它当做一个文学史上的创作流派或历史阶段的统称,抑或指向历史上与某种政治观点相关联、曾被定为一尊的文艺理论体系。因此,无论意欲有所否定或是张扬,都应以此为前提。
主张应大力张扬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同志认为,在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中,面对人民的疾苦、国家民族的兴亡,任何一个真诚的艺术家都应该凭借良知去抒发情怀,而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或在作品中融入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情调、感受,都与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并行不悖,这些同志认为,当代文坛上急需的是艺术家的真诚与勇气。有些同志据此将新时期文学中的许多作品划分为各种类型的现实主义。对此,另一部分同志则以为将各种形态纷呈的作品统归“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名下,便取消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规定性,他们主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主义这一具体的文学现象,既要看到现实主义做为一种创作方法,在整个世界文学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又要看到现代文学在各个层面的发展、演化及相互渗透。有人依其相应的现实主义定义检讨了建国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定为一尊的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本身曾被严重歪曲。
著名理论家王若水应邀到会做了学术发言,他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及反映论的角度谈了他对当前文艺问题的看法。他支持刘再复对直观反映论的批评,不同意说这种批评“没有根据”,并作了详细的论证。同时他认为,过去许多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实际上是粉饰现实和歪曲现实,比照相式的反映还不如。他认为提出文学的主体性是很重要的,但人物的主体性,首先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现实中的人失去了主体性,成为异化的人,那么作家的任务不是赋予这种人物以主体性,而是描写这种主体性的失落,并通过这种描写表现出对异化的抗议。
王元化、徐中玉、高尔泰、曾卓等作家、学者参加了这届年会。
 (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