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黄陂“吃”武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4
第2版(经济)
专栏:

黄陂“吃”武汉
本报记者 李德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武汉就“吃”武汉。湖北黄陂作为武汉市的一个郊县,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黄陂地少人多,素有外出务工经商的传统,12万外出的农村劳力中,有4万多人活跃于武汉。
小小黄陂,如何“吃”大武汉?他们说,一凭信誉,二凭本事。黄陂城关有百余名“扁担客”,用时髦的话说,叫蔬菜运输专业户。他们下午把蔬菜集中起来,晚上用汽车、拖拉机、自行车运往武汉的菜场或饭店。品种、数量、价格、时间,双方都订有合同。“扁担客”很讲信誉,比如说好当天晚上送给某饭店100公斤红菜薹,而偏偏事不凑巧,没有货,他们就宁愿到武汉市场上花高价买来送去,严格按合同办事。
黄陂横店的一家个体户为武汉的一家无线电厂包揽镀铬业务,厂里一开始不放心,只给少量活儿让他试试看,要求3天之内交货。第3天头上,天下大雨,无线电厂的干部坐在办公室里说:“送不来了。”下班前响起敲门声,门外湿淋淋站着一个人,怀里抱着几层衣服紧包的镀铬配件,滴水未沾。够标准!够朋友!工厂与他马上又签了新的合同。
谈到凭本事“吃”武汉,黄陂人有种自豪感。他们告诉记者:黄鹤楼的脚手架、武汉电视塔的脚手架,都是黄陂人搭的,黄鹤楼上的琉璃瓦也是黄陂人挂的,归元寺五百罗汉也是黄陂人塑的,等等。记者问:“未必武汉人没有黄陂人本事大?”他们说:“当然武汉也有能人。不过,对有些险活、绝活,武汉人不愿干,那就轮着黄陂人显本事了。险活风险大,绝活费功夫,但赚钱多。”
黄陂人颇有自知之明,要论科学技术、工业基础,绝对无法与武汉相比,但是,小有小的长处,土有土的优势,比如做豆腐,武汉人就专爱吃黄陂豆腐。汉西火车站附近有一条“豆腐街”,原来云集着十几个省的豆腐师傅,这两年人走东西,只剩下“黄陂人氏”,那条街成了“黄陂豆腐街”。黄陂人有几百年做豆腐的历史,特别是王岗村的豆腐干,用手捏成一团,松开手不破不散,原样如初。这,也是本事。
记者心存疑问:“那么多农村劳力出去了,地还有人种吗?”黄陂人提供了两组数字:“文化大革命”中粮食最高年产量是4亿公斤,到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才84元;现在12万农村劳力在外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7年粮食产量是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22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