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书法篆刻瑰宝——碧落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4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书法篆刻瑰宝——碧落碑
梁冬
在山西新绛县龙兴寺内存放着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以篆刻闻名全国的碧落碑(左图为该碑局部,王峻摄影)。
碧落碑高二点二米,宽一点一米,其笔触流畅,运笔有神,六百三十个篆刻遒劲有力,浑然融为一体,堪为碑刻之精髓。碑文的内容系韩王元嘉之子李训、李谊、李撰、李湛等为居母(房氏元令)丧造象祈福。碑成于唐总章三年,即公元六百七十年。
关于碧落碑的评价,颇为历史上达官显贵文人骚客称道。《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右《李训等造大道天尊象记》中说:“‘碧落碑’篆书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承规书名,不甚著,而楷遒整,释文未审即出承规之手。或别传授否?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释为金科玉律,莫敢勿一字。”唐代篆刻家李阳冰历游名山大川,古刹盛寺,慕名绛州观赏碧落碑,看后连叹其绝妙,观看七日不忍离去,临摹碑帖十二年而不成,恨其不如,以槌击之。是否李阳冰击之,无以考证。至今,碧落碑右上角有一断裂处确实存在。
碧落碑文篆刻奇古,难以通读。金大定二十三年,即公元一一八三年,又重制一碧落碑,正面为碧落碑原文的复制,但篆刻比原碧落碑有几多逊色,不同的是背面刻有碧落碑的译文,使人们对碧落碑原文有所了解熟识。如今这两尊碑文并排而立,交相辉映。它像一颗灿烂的明珠,放射出艺术的光彩,吸引着各地书法篆刻爱好者临摹观赏。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