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不误时机地发展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五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6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误时机地发展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
——五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本报评论员
近几年,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一些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兴起,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宝安、顺德、中山四县市,因之有广东“四小虎”之称。这些地方的实践充分表明,不误时机地下大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历史良机。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亚太地区历来是世界上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几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由于货币升值,劳动成本大幅度上升,也加入了这个转移。如同“水往低处流”,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是向劳动费用低的地方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不但劳动费用低廉,而且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等条件比较好,科技开发能力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强,吸引海外客商投资,具有较优越的条件。
还要看到,我国沿海同内地一样,农村尚有大量劳动力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转不出来,是农村的“包袱”;转出来,就能成为财富。前些年乡镇企业兴起,成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吸纳器”。但由于沿海与内地争原料、争市场,这台“吸纳器”的运转放慢了。在沿海发展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则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吸收更多的沿海以至内地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利于沿海外向型经济,也利于农村经济,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国际、国内的情况都说明,发展沿海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势在必行,大有好处。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认为,加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低,赚钱少,不值得大做文章。这是没有道理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虽好,不能不顾条件硬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虽低,却是发展中国家扭转经济劣势的必由之途。可不要小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作用。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济起飞,不就是靠它实现的吗?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个提高、成长的过程。再说,劳动密集,决不等于产品粗陋、低劣,也决不排斥技术密集。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但收汇额仅居第十位。可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增值的潜力是很大的。必须明确,靠“地摊货”创外汇,外向型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劳动力价格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品种的竞争。只有重视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档次,生产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拳头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我们要下大力量,在发挥沿海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同时,促使沿海和内地的科技力量同乡镇企业结合,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注入技术要素。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注意防止劳动费用过快上升。当前有些地区劳动成本有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二是企业中富余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这就相对加大了劳动成本。有人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手愈多愈好。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舍得牺牲眼前利益,遏制消费基金不合理的膨胀;坚决消除“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现象,下决心裁撤“闲人”,不养“懒汉”,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应当看到,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产品的单位费用来说,我们的平均水平甚至比香港还高。因此,还要加强企业管理,加强劳动者的培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各地区、各部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一哄而起,蜂拥而上。上马前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要加强这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特别注意防止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为吸引外资,你优惠了,我更加优惠,以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世界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程中,充满了竞争与风险。巨大的机会,同是严峻的挑战。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会自动跑上门来的。你竞我夺,必有一番较量。我们要以对中国历史发展负责的态度、拚搏加坚韧的创业精神,去赢得机会和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