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通向世界的路就在脚下——记中国科学院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通向世界的路就在脚下
——记中国科学院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
本报记者 张敏求 王友恭
在北京中关村100多家科技公司中,中国科学院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既没有名噪全国的知名度,也没有装修招人的门面,只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院里砌了一幢两层小楼,楼上办公,楼下做实验室。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家看上去不起眼的公司,却像它经营的主要产品超强磁材料钕铁硼那样,对国外许多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外国公司和企业纷至沓来,三环公司的经理们忙得不亦乐乎。去年一年中,除去多次出国洽谈,在北京就接待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商派来的代表。
开发高科技产品建立高科技产业
1 985年4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42岁的副研究员王震西和他的同事们,经过两年苦战,研制出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超强磁材料钕铁硼。按照常例,“成果到手,大功告成”。在他们正想稍作休整便“转移阵地”的时候,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约见了他。
4月8日中午12时半,王震西准时踏进周光召的办公室,一直谈到晚上8点多。周光召详细地了解了钕铁硼研究的进展,提出要王震西走一条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创办一个以钕铁硼为龙头的科研、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外向型高技术产品开发公司。周光召告诉王震西,科学院已经下决心动员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搞开发工作,创立和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
王震西1964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磁学研究。他领导的一个攻关小组,在世界各国钕铁硼的研究尚处在保密阶段时,已经开始了稀土铁基材料永磁特性的研究。1983年物理所和电子所联合攻关,完成了实用型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工作。这项成果虽比美国、日本晚了3个月,而材料的性能却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相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上还采用纯度较高的钕作原料的时候,王震西领导的小组已经着手研究采用国产廉价的低纯度钕—铁合金,并获得成功。产品的磁性和理化性能全面达到日本生产的钕铁硼水平,成本却大大低于日本产品。这项新工艺在国际上属创新,比日本住友公司正式宣告成功早了近两年光景。1984年4月,他们生产的钕铁硼样品在联邦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应用磁学会上,经实测证明,性能超过了联邦德国、法国、瑞士、英国的产品。
那么钕铁硼的市场前景怎么样呢?
有人作过计算:一辆高档汽车上有20多个马达,40多处用磁性材料。仅以美国汽车业为例,每年生产8000万个马达,需钕铁硼800吨。现在全世界生产的钕铁硼加在一起还不能满足它的需要。这种被科学界称为永磁王的材料将使电机、电器等许多产品性能提高,重量减轻,体积缩小。科学家们预示,这种超强磁材料的诞生,将会出现超薄型、超小型和高性能电磁装备的产业。在美国出版的《永磁铁》创刊号用了这样几个醒目的大字作封面——“钕铁硼=$$$”。
选择钕铁硼作为我国开发高技术的项目,能成为大气候,有可能创造上亿元产值。
不过,办公司,参加国际竞争,对王震西来说,毕竟太突然了。他连想都没想过,更何况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实力百倍于我的世界第一流大公司。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三分把握,七分风险。”王震西壮起胆回答。
“有三分把握就干!”周光召坚定地说。
就这样,王震西被推上了一条开发高科技产品、建立高科技产业的新路。
抓住三个环节利用三个优势
建立高技术外向型企业,是一条崭新的路,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三环公司是怎么走过来的呢?当我们问王震西时,他说:“我像当年伍子胥过昭关一样,熬白了鬓发才过了‘关’。我们不断摸索,有时一步三回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啊,沉重的担子,紧张的工作,使这个中年人两鬓过早地染上了白霜。
办公司,开发钕铁硼产品,需要一批科技骨干力量。这好办,科学院同意他们从各个研究所里挑选。王震西选择了一批有志于开拓这项事业的人,公司从7个人起家,发展到目前的50多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不同专业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有些老技术人员学历虽不高,但工艺技术水平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这些人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不断进行开发研究的力量。现在三环公司除了钕铁硼以外,又研制成功永磁直流手电钻、强磁吸盘、新型磁耦合器、高性能降蜡器等十多种产品,有的已开始出口。
组织生产,特别是要迅速形成批量生产,对科技人员来说,困难可真不少。怎么办呢?王震西想到了他的同学——浙江宁波磁性材料厂厂长姚宇良。他也是60年代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科学院的实验室工作过好几年,后来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姚宇良懂技术又懂生产,找他合作吧!果然,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条钕铁硼生产线。他们边生产,边扩建,进而建成了独立的宁波三环磁厂。这个工厂成了三环公司钕铁硼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全厂正式职工只有44名,加上合同工、临时工还不足80人,1987年的产值已达到了600万元,创汇50万美元。宁波三环磁厂还引进了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年产钕铁硼30—40万吨,产值可达1500万到2000万元,可创汇300万美元以上。去年赵紫阳总书记参观了这个三环磁厂。他详细询问了工厂的生产情况、出口规模、换汇率和科技人员的作用等情况,对生产出口的高技术产品饶有兴趣。
和宁波磁性材料厂的合作,给三环公司一个启示:科技人员欠缺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经验,可以通过与工厂合作得到弥补。三环公司陆续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和其它一些地方物色了一批经营管理好、工人素质高的地方中小型工厂和乡镇企业。现在三环公司已联合了18家工厂,初步形成了采矿分离、原料制备、磁钢和磁性材料及产品开发的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
开拓国际市场并非易事。三环公司成立初期,从总经理开始几乎没有人懂得怎样做生意。那么他们的产品通过什么办法打到国外,并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赢得了信誉呢?
三环公司自有窍门。外国的厂商专门有一套人马做推销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三环”就借用他们的力量。于是“三环”公司的产品装到了外商特制的精致的样品盒里,产品广告由外商出钱登在外国杂志上。现在三环公司已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的30多家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十多家外国公司代理销售它的产品。除了美国和日本以外,我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永磁材料生产国和供应商。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三环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科研、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科技型生产实体,初步实现了建立外向型高技术产业的目标。这个速度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向中国式的贝尔实验室迈进
两名外国工程师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中国的短短逗留竟会引发他们“跳槽”。
三环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套高技术装置。1987年底,外国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被派来安装机器,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三环公司的准备工作、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使他们十分惊讶。“能与这样的公司合作太令人兴奋了!”他们决定与“三环”合资,组建一个新公司,在中国生产组装这种世界先进的高技术装置,向国外出口。他们回国后不到一个月,新办的公司就注册登记了。
1987年6月,一位香港科技界的知名人士在飞机起飞前参观了三环公司的实验室。4天后他从香港打来电话说,希望和三环公司合作。一个月后以他为首的港方公司和三环合办的新公司就成立了。主动要求同三环公司合资建厂的还有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公司。
这些外国公司如此热诚地要和三环公司合作,重要原因之一是看中了该公司雄厚的科技力量。三环公司的董事长由科学院学部委员、数理学部主任章综兼任。总经理王震西,1 973年被派往法国,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总统科学顾问奈耳教授指导的磁学实验室进修两年。现在是中国与该实验室合作研究计划的执行人,还是国际非晶态固体杂志的特邀编委。公司还有20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都毕业于北大、清华、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又到国外进修过两年以上时间。他们业务能力强,外语水平高,信息灵通。
高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支柱,发展异常迅速。据有关资料介绍,1987年世界贸易总额中,高技术产品已占25%。王震西清楚地知道,要参与国际高技术产业竞争,除了投资以外,必须依托于科学技术。他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抓科研。三环公司不断从市场反馈中确定新的研究项目。但是光有开发研究计划还不够,还必须从事一部分基础研究,并始终抓住前沿,才能增强竞争实力。因此,三环公司把科学院的实验室作为自己的后盾,参与他们的一部分研究工作。公司还选派了一批年轻人到美国、欧洲的有关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了解国际上永磁材料的进展和趋向,学习外国的长处。
几年来,三环公司的科研始终走在生产前面,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希望和三环公司在科研方面合作。著名的法国奈耳磁学实验室主动提出双方合作研究新型稀土永磁合金,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都提出了科研合作计划。
王震西向我们透露了公司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和科学院物理所合作,建设一个世界第一流的国家级对外开放的磁学实验室,先研究开发稀土永磁材料,以后是超导材料等等,逐步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贝尔实验室迈进。
中国的科技企业家不会比外国的逊色
三环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兴旺,它的总经理渐渐成了一个出色的科技企业家。时势造英雄,改革的环境造就了他。
王震西谈了这几年的感受。他说,刚承办公司的时候,精神负担重极了,真是食不甘味,夜不成寝,常常会在半夜里惊醒,一颗心好像总是悬挂着。20多年来习惯于做研究,写论文,现在忽然全变了,要设法争取贷款,要去组织生产,还要参加国际竞争。过去用国家的拨款,一点没感到有压力,现在要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发展自己,很不习惯,觉得太难了,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改革的浪潮把王震西“逼上梁山”。实践使他越来越强烈认识到,中国经济要腾飞,就要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道路;要建立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就要有一批有成就的科技人员成为企业家。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度的责任感驱使他全力以赴。
如今的王震西已经是一个颇有经验的科技企业家了。他穿梭来往于国内国外,洽谈业务,签订协议,引进外资,组织生产,研究课题……人们佩服他的管理才能、工作效率和用人之道。同他打过交道的外国公司也称赞:“你们的总经理精明能干!”
王震西在一次报告中说:“像我这样资历和水平的科技人员,在中国不是几百、上千个,而是成千上万个。我们有能力干得很出色,丝毫不比外国人逊色。只要旧体制冲破了,心理障碍打破了,观念改变了,手脚放开了,人才就会出现,高科技外向型企业就会办成,走向世界的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附图片)
王震西总经理在打电话洽谈业务。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