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舵的发明及对航海事业的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2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舵的发明及对航海事业的贡献
我国古代航行初期,一般是用篙和桨控制方向。随着活动范围扩展到深水区域,篙用不上了。由于船体增大,桨的数量增加,要负担推行和制导方向的双重职能,操纵不容易,于是,桨按职能分成一类专管划行,一类负责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称为舵桨,位置从船舷移至船尾,成为尾桨,操纵方法改为不离水面来回摆动。这就是舵的始祖。
舵桨在商朝就已出现。我国古籍中舵又写作柁、柂,发明时间最迟不超过东汉。1955年广州近郊一座东汉墓出土陶制船模型,船尾有舵,呈不规则四方形,舵杆用十字结构固定,顶端有孔,是安装舵把的。
早期的舵是伸出船尾的,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改为垂直插入水中。这种舵称为垂直舵。我国古代船舶一般是首尾翘起,尤其是尾部。这成为安装垂直舵的理想地方。由于航道深浅不一,逐渐演进成升降舵。船驶入浅滩或靠岸时,把舵吊起,以防折断。宋代还发明了平衡舵,即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减少转舵力矩,操纵更为轻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窗孔舵”,舵上有许多孔,在水中减少了阻力,更容易转动。
大约在十世纪,舵传入阿拉伯地区。欧洲可能是十二世纪十字军第二次远征时引进的。大约1180年,教堂的雕刻上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舵。窗孔舵直到1901年才传到西方。类似我国宋代的平衡舵,在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开始使用。
(摘自第5期《文史知识》王心喜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