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革命传统的光辉——平山县采访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0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革命传统的光辉
——平山县采访散记
本报记者 杨振武
仍是一种优势
在河北省平山县采访的日子里,记者常听到“平山传统”这个词,干部们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之一,真顶事哩!”
战争年代,只有20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5万多人参军参战,1万多人伤残牺牲。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就有一个“平山团”。解放战争中,平山人民除担负保卫党中央和众多中央机关的供给外,还积极参军支前。解放后,为修建水库,又有128村的10万人从富饶的滹沱河畔搬迁到高岗旱岭。无私奉献,这就是“平山传统”。
柏坡渠在崇山峻岭中。修这条渠动用的土石工程垒成一米见方的土坝,可绕地球一圈。在施工中,由于渡槽坍塌,曾砸过人,但烈士们的亲属没有一个给组织提出过分要求,而是像战争年代那样,前仆后继,踏着亲人的血迹走上了工地……
1986年,平山县委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认为,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是平山的优势,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就要大力恢复和发扬这一传统。它可以激发干部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先从干部做起
平山县的干部有一股拚命精神。
在西柏坡乡记者见到41岁的乡党委书记齐文辉。这位人称“拚命三郎”的硬汉子,尽管眼里布满血丝,嗓子也哑着,但仍然充满激情。他说:“乡干部的主要精力应该是为群众办实事,只有多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听人讲,他到这个乡工作不到一年,就办了不少群众叫好的实事,建学校,造果园,还搞库湾养鱼,办企业,西柏坡乡面貌大变了。
县委的同志还向我介绍了“穷山不富不下山”的刘富拴。他是距县城最偏远的木厂乡党委书记。在这个山高路远的穷地方,刘富拴已干了9年。去年6月,县委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要调他下山。刘富拴不走,群众也不让他走。他对县委讲:“木厂乡不富,我不能下山!”最后,他还是留在了山上。
区乡干部有不少是县里派来的,都是县直机关的。县委书记李明才说:“发扬平山传统,重要的是干部要带头。如果县里的干部都不想下基层,不想艰苦奋斗,全县贫困的面貌又怎么能改变?”
建设光荣的现在
“光荣,那是老一辈的事。我们折腾了几十年,还是一幅穷样子,光荣个啥呀?”一位憨厚的农村干部说。
“每一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共产党员,都应该经常用责任感、负债感、使命感鞭策自己。”县委向全县党员发出大声的呼唤。
在深山区的元坊村,我们参观了村里修建小水库的工地。穿着补丁背心的村支书韩二秃介绍说,工地每天要上50多个劳力,约占全村劳力的1/3。现在村里无论修水库,还是打鱼鳞坑栽树,都是投义务工,干部和村民一样,超额受奖,缺工受罚。我问一个正在搬石块的青年有何感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虽说我们现在吃点苦,值得。为了下一代嘛!”
同多数村庄一样,元坊村目前还不富裕,但他们艰苦创业的顽强精神,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近万亩荒山,打满了蓄水造林的鱼鳞坑,275道人工筑起的谷防坝,横拦沟中,按每道坝需50立方石头计算,就是一万多方。多么大的工程!平山县委、县政府授予韩二秃“太行愚公”称号。
建设光荣的现在,就是要尽快脱贫。西柏坡村建国以后,国家不知道给了多少钱,可是年年救济年年贫。“功臣”意识助长了人们的依赖思想,他们有水不知道养鱼,要来钱也不知发展生产。县委提出“发扬平山传统”后,对西柏坡震动很大。他们振作精神,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开发当地资源,一年就脱了贫。
当年,在西柏坡举行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曾号召全党同志保持“两个务必”。今天,历史进入新的时期,平山人民没有丢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开始了向贫穷宣战。“苦干三五年,建设繁荣富裕的新平山!”这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