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戛纳晴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05
第8版(副刊)
专栏:

戛纳晴雨
李彤
戛纳的天气阴晴不定。本来以为蓝色海岸边这著名的旅游地该是法国阳光最充足的地方了,谁知在电影节期间竟阴雨过半。刚刚晴了,出门去电影宫,一场急雨又把你的夜礼服打湿,它无须致歉。
一进入戛纳就让人有一种亢奋感。天上飞着广告,地上跑着广告,妙龄女郎招摇于市也是广告。世界第一电影节的艺术竞赛就在这种强烈的商业气氛中进行。
“电影节我参加得多了,没有一个像戛纳这样不穿夜礼服不许进场的。”陈凯歌这样说。你可以说它是摆谱,也可以说它是对艺术的尊崇。5月17日晚10点半,当中国电影代表团从4辆挂着电影节旗的雷诺轿车中跨出时,戛纳电影宫前四个巨大的扬声器正播出张艺谋自唱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红地毯。闪光灯。肃立的警察。欢呼的人群……
16日晚已给记者们放了一场。某外电报道这一场“到场观看的记者们的1/4都离开了影厅”,这是失实的。我们自己统计得更精确:900名看客,67人“抽签”。须知戛纳在同一个时间里有大约30部电影在不同空间里放映,退场率不足1/13,不足为奇。
尽管那一晚我们已经从聚谈而不肯离去的记者口中,听到“茫然”、“难懂”之类词汇,尽管陈凯歌、顾长卫为拷贝的质量而叹息,尽管张艺谋在夜归路上已向我倾诉了他担心《孩子王》因“需要听人讲才能明白”而吃亏……尽管如此,我们拥《孩子王》而来的全班人马仍然心气未冷。证实着我们信心的,是17日正式放映后热烈鼓掌,夹道欢送的场面,是同日开始发表的大量影评和18日两家权威性刊物同时公布的记者打星情况。
法国《正片》杂志主编米歇尔·西蒙:“影片透彻而纯洁。它的聪明之处不仅在于把民谣‘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翻出新意,而且在于找到了拒绝说教的电影语言。影片具有出色的真诚感,努力在多年的污染之后寻找正确的形象。影片没有热闹场面却不乏幽默感,对中国的现实有着冷静的思索和观察,这一切使影片始终具有一种清新感。”是他第一个明确地说:“从现在起,《孩子王》可以列入角逐金棕榈奖的影片之一。”(载电影节报17日第一版)
影评家斯洛德·贝涅勒:“中国影片参加戛纳电影节竞赛,其本身就是一个事件。这与其说是电影的竞赛,倒不如说是文化的竞赛。因为《孩子王》使我们从繁荣而又遥远的中国,看到了一种美好的东西。……一个学校的老师,不满足于对中国各种特征诸如文字的传授,而是要通过这些启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这将会成为一种潮流,因为种子已经播下。”(载5月18日《费加罗报》)
记者米歇尔·布罗多:《孩子王》“导演十分出色,画面宏阔有力,角色的表演异常完好……”(载5月19日《世界报》)
如果怀疑这些意见的代表性,就来看记者打星吧。英国《国际银幕》杂志邀请巴西、中国、法国、联邦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12国各一名记者(笔者忝列其间)为参赛影片打星,在它的“戛纳特刊”上逐日公布。《孩子王》获得32颗星(没有任何记者为它打一星,一星为水平线以下),与后来获最佳导演奖的《南方》并列第三。一个有意味的事实是:超过30颗星的共7部影片,它们正是最终获奖的全部影片加上《孩子王》!可见这个记者团的整体水平不低。另一家打星的刊物是《法国电影》,它聘请了19位记者或影评家(以法国为主)。据5月21日(即所谓“金闹钟奖”出台的同一天)的不完全统计,除了他们把最高星数给了法国影片《巧克力》以外,《孩子王》竟排在第二位(33颗星)。与所谓“金闹钟奖”主持者不同的是,这31位记者都登名载姓,而且公布了自己的简历和所属报刊。
戛纳似乎温差较大。热时节海滩上晒日光浴的女郎们连“比基尼”也穿不住,冷时节巩俐穿上旗袍便冻得发抖。5月19日,正是我那篇《凯歌能否在戛纳奏响》的预测性通讯在国内见报的时候,有接近电影节评委会的法国好心人透露:《孩子王》可能得不到几个最重要的奖,望中国人有些精神准备。我听到这消息时,正站在戛纳街头的冷雨中。(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