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波兰经济改革的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06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兰经济改革的回顾
波兰《人民论坛报》经济评论员 叶热·谢拉金斯基
波兰的经济改革并非刚刚起步。早在50年代中期,人们就广泛讨论将中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并形成了社会经济管理民主化的观念。但是,由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其他种种原因,改革遇到许多困难,一些正确的设想和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实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变革还是进行了。例如,在农业领域出现了不同所有制形式(即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的共存。
以往的改革给我们提供了早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我想,这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改革时也不无借鉴之处。
根据我们的体会,改革是一个曲折、持久的过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按照一般规律,在最初阶段,改革会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但是,当新的经济机制运行以后,在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制订更严格的政策,群众一时可能难以适应。特别是当这些政策有不完善之处或实行以后并不成功,人民就可能产生疑虑和不安,甚至产生不信任感。最后有些群众将逐步退缩,甚至要求放弃改革。因此,我们从中央到各个独立经济单位中的党组织要对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通过对目前改革进程的观察,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改革不能仅限于提高经济金融机制和完善生产组织,它还需要包括对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造及政府体制的民主化。因此,80年代波兰的改革既是经济上的,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上的。依我们看,没有深入彻底的经济改革,民主是不牢固的。另方面,经济改革的成功更离不开一个强大、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支持。
我们的同志和外国记者常问:为什么7年来波兰的改革并没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所需要和所期待的结果?这要归结于许多原因。
首先,我们是在政治经济条件极不利的情况下着手改革的,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那时,我们既要同西方支持的强大的反社会主义势力进行激烈的斗争,又面临着国内接连不断的工人罢工,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波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不久以后,生产下降超过25%。同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又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据统计,这至少使我们损失了15亿美元。市场经济失调,与西方公司的合作全被破坏,加上高息贷款,这一切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波兰的商店空了。这时,党面临着两种抉择:要么在这种条件下着手改革,要么把改革推迟到市场相对稳定以后。但是,拖延改革并不会带来转机,反而会使经济更加濒临崩溃。因此,1981年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九大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空前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必须立即开始。
当年的艰辛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我们的改革在党内曾引起争议和分歧,但我们还是坚持了改革的方针。在1986年党的十大上,雅鲁泽尔斯基同志指出:虽然早年的改革不够连续和完善,但那几年的光阴没有完全浪费。为了形成现代的改革意识,我们做了大量思想准备工作。为了使整个工业体系逐步纳入新的经济轨道,我们又作了大量立法工作。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提高了生产和国民收入,并且使二者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时,波兰的经济又有了复兴的希望,具备了发展的能力。
从今年开始,波兰经济改革进入第二阶段,目标是在两到三年内恢复经济平衡,减少通货膨胀(低于10%),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条件。我们确信,目前的改革已取得积极效果,并已在许多领域中显示出来。例如,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得到了发展。十分有利的变化是,在各个经济部门,原材料的耗费都减少了。统计材料表明,近几年来,生产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率。预计今年的产值将上升3—4%,而原材料的消耗只需增加1.6—1.8%。如果没有改革,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改革中遇到的一个突出困难是价格问题。过去,由于价格不合理,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例如,波兰每吨煤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到开采成本的一半。国际市场上煤的价格几乎比波兰的价格高3倍。要正确调整供求关系,准确测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政策。然而,物价上涨,又将影响人民的生活。我们采取了给职工增加工资和补贴的措施。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各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有些企业利用自主权随意提高工资,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上升、生产发展、成本降低为根据。当然,这种情况是需要设法制止的。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今后几年里,任务会更艰巨。特别是需要处理外债增长问题。但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把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坚信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符合人民意愿的更高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