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差距要缩短 政策须用足——闽南三角区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19
第2版(经济)
专栏:

差距要缩短 政策须用足
——闽南三角区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张铭清
不加分析地、简单地把福建和广东的经济发展加以对比,福建的同志未必服气,因为有不少不可比因素。但是,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拿两省条件基本相同的两个地区加以比较,可能更有说服力。
汕头市经济发展在广东省属中等水平,漳泉两市在福建则属上等。两地人文地理条件相近,汕头市940万人口,漳泉两市925万人口,汕头人均耕地0.34亩,漳泉人均耕地0.54亩。两地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也大体相近。但1987年,汕头市工农业总产值89.94亿元,外贸收购总值14.58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5.5亿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87.3%、248.2%和99.5%,而漳泉两市工农业总产值69.88亿元、外贸收购总值6.07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5.32亿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51.8%、117.4%、81.5%。漳泉两市与汕头市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明显的。
原因何在?3月底,福建省和漳泉两市政策研究室的同志去广东潮汕地区考察后认为:汕头对政策用得好,上下左右配合默契,商品经济意识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攻方向明确;金融搞得活,筹集资金形式多。
漳州市这些年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但从漳州市提供出口的200多种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来看,除了蘑菇、芦笋、对虾、鳗鱼等产品能成批量出口外,大多数的传统名特产品,由于更新换代慢,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不对路,或因为保鲜、加工、包装、储运技术跟不上,而造成产量高、出口少,间接出口多(多从广东出口),直接创汇少的状况。
创汇农业应以贸字当头,关键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汕头地区农村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开发性农业,再到外向型农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对原有的产业和新开发的产业实行了以优良品种为中心的技术改造,进行集约化经营,建立系列化服务体系和销售、信息反馈网络。
漳州市这几年也在为发展创汇农业而努力,但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一批为创汇农业服务的业务部门关系尚未理顺,本身不是经济实体,缺乏经营能力和经济技术实力,因而不能很好地为生产者提供系列服务。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有类似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些改革一步到位,但是,有关领导和部门,是可以按照“贸——工——农”的新格局大跨度地组织多种专业公司、行业协会的。汕头地区向“贸工农”一体化的转移,同时也就是突破旧体制的大胆改革,而漳州市还未走出这一步。
在珠江三角洲和广东沿海地区,许多乡镇都有现代化的骨干企业,几乎村村有拳头产品。许多地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进行系列开发,形成相互配套的企业集团,并下力气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打进新的国际市场。
相比之下,虽然泉州的乡镇企业在福建算是首屈一指,但仍有明显的差距。例如,它缺乏汕头乡镇那样的现代化骨干企业,互相配套的企业集团也不多见。
打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汕头市的乡镇企业有点正规军的样子,泉州市的则有点像游击队。
中央对广东、福建同时、同样实行的是“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广东经济上的飞跃与他们用活用足中央政策有很大关系。
“我们对中央给的政策认真学习、研究不够,明明中央已给了政策,还在那里伸手要,好比左手拿着个桔子,还伸右手要。”福建的同志这样说。要来政策不会用,用不活,用不足,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干部的素质不高,思想不够解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